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

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掛礙」,剛才我們講過,般若波羅蜜多是「得第一義,度一切法到彼岸」,剛才講的都是般若波羅蜜多,你有這個見地就會「心無掛礙」,統統都是第八識,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還有什麼好掛礙的?

有的人學佛學得很痛苦,動不動就擔心「這樣會不會犯戒」,他很緊張。其實你要是懂得般若波羅蜜,你就不會有這些得失心。如果你不取相分別,還有犯戒和持戒的差別嗎?《大般若經》講:「罪、不罪,不可得故,應具足尸羅波羅蜜。」尸羅是戒律的意思,尸羅波羅蜜就是持戒波羅蜜。大乘見道者可以用般若波羅蜜圓滿前五度。犯戒(罪)、持戒(不罪)也是一切法當中的一法,對不對?統統都不可得,不取相分別,就算不刻意持戒,也不會犯戒啊!在彼岸,沒有一切法相可得,既沒有持戒的法相,也沒有犯戒的法相,這個是真正的尸羅波羅蜜。

「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」,沒有掛礙,你就不會擔心害怕。學佛的人怕什麼?怕犯戒,怕不能去極樂世界,怕不能弘法,怕不能度眾生,怕不能成佛。他就怕這些事情,這些事情難道不是一切法嗎?告訴你,成佛也是一切法當中的一法噢!你不要以為大乘見道的人那麼喜歡成佛,他在世俗諦裡面會想辦法去成佛,但是他知道成佛、度眾生也是諸法當中的一法,他對諸法等而視之,並沒有認為這個東西有什麼特別了不起。

我跟大家講,真正了不起的是第八識,佛也是第八識修除煩惱而圓滿成就的,所以真正厲害的是第八識。如果沒有第八識,有情不可能成佛,甚至什麼都不是,連凡夫都做不成。所以你看到佛也就是看到第八識,一模一樣。當你證了實相般若,你的見地就是這樣,你不會再起二念──以為有哪個法不是第八識。全體都是一真法界,統統都是一相,這一相沒有什麼相貌,所以也可以說是無相。這個是般若波羅蜜的境界。

什麼是「遠離顛倒夢想」?只要取相分別就是顛倒夢想,包括取佛相、取修行的相、取清淨相,統統都是取相,都是顛倒夢想。不取相就是遠離顛倒夢想。

「究竟涅槃」,涅槃有四種,究竟涅槃是佛世尊所證的無住處涅槃。大乘見道的時候,只能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,一直修下去,到最後就會究竟成佛,證得究竟涅槃。

「三世諸佛」是過去佛、現在佛跟未來佛。未來佛是誰?就是你,就是我們大家,我們大家都是未來佛。不過,我們裡面說不定有過去佛也不一定哦。過去佛是指過去已經成佛,現在離開佛位,而以各種身相度眾生的菩薩。他說不定會示現成眾生的相貌藏身在我們中間,你要是以為人家是眾生,就是取相分別。對於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的人而言,根本就沒有一切法相可得,講「你是眾生,你是未來佛」,這個只是為了溝通方便,不得不用語言文字來表達。要是住在勝義諦裡頭,自然不取相分別,不分別佛與眾生。

「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究竟佛的無上正等正覺。《心經》這段話是全稱命題噢!三世諸佛一定要依著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佛,沒有別條路。你要是不相信,跑去修別的法門,到最後還是必須回過頭來修習般若波羅蜜才能成佛,既然這樣,為什麼不早一點修學呢?

「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。」我剛才講有人把《心經》拿來當咒子唸,跟這一句有關:「哇,大神咒,這不得了啊!」所以就拿來驅魔。玄奘取經的路上,看到鬼怪,他也唸《心經》來驅魔。只會唸誦《心經》的文字,不懂得意思,是聞所成慧。你用聞所成慧去驅魔、驅鬼,它會有效果。如果你懂得意思,是思所成慧,會更厲害。修所成慧的效果更強,因為你的心會一直住在《心經》的法義上面,當鬼怪來的時候,祂也是諸法空相,就這麼簡單。你也可以只唸四個字,「諸法空相」(伸出右手食指,用力指向空中)。(大眾大笑)這個表示你是用修所成慧在對治它,祂會被你嚇跑,因為這是大神咒。

剛才那麼講,是逗大家高興,請不要取相分別,「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才是唯一的真實。咒這個字,在這裡應該要解釋成總持門。我講過,般若波羅蜜多是「得第一義,度一切法到彼岸」。第一義諦(勝義諦)是遠離語言文字以及一切法相的。然而,在世俗諦上面,般若波羅蜜多能夠讓你解脫和成佛。你只要把般若波羅蜜多當成你的總持門,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,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。

「明」,是跟無明相對,「大明」是說它超越了明與無明的分別,能依此安住在勝義諦裡頭。「大明咒」,就是超越明與無明的總持門。

「無上咒」,是不能超越的總持門。「無等等咒」,是不能分等的總持門。「無上」不能把它說成「最高」或者「最上」。為什麼?你如果能夠講出原因,你就是聞思成熟的人。有沒有人能夠答得出來?大家可以想想,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。講「最高」就不平等,是取相分別,《金剛經》講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你取相分別,才會分別高下。茶杯跟桌子,還有鬼怪跟佛,這些都是一切法當中的一法,統統都是第八識所顯現。既然都是第八識所顯現,有什麼高下?如果你去分等,正是取相分別,般若波羅蜜多遠離一切的差別對待相,所以只能說是「無等等咒」。

「能除一切苦」,把一切的法相分別都消滅掉,當然就能除一切苦。

「真實不虛」,你看到這四個字了吧?它是真實的,一點虛假都沒有。這表示什麼呢?如果把「諸法空相」的「空」解釋成「空無、一無所有」就錯了。

「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『揭帝 揭帝 波羅揭帝 波羅僧揭帝 菩提 娑婆訶。』」這個咒其實是有意義的,以前我學梵文的時候,老師都把它解釋出來。但是玄奘認為它不應該翻譯。為什麼?咒本身是諸法當中的一法,唸咒也是諸法當中的一法,你去管語言文字的意思,反而落在語言文字相上面,所以你只管唸就好啦。

你想看我怎麼唸嗎?(大眾點頭說:「嗯。」真觀站起身,連續揮臂作送別狀。)去吧!去吧!都去彼岸吧!大家都開悟,都成佛去吧!(大眾歡喜踴躍。) 好,經文就解釋到這裡。(大眾熱烈鼓掌)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