爾時,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,青、黃、赤、白、紅、紫光明照純陀身,純陀遇已,與諸眷屬,持諸餚膳,疾往佛所,欲奉如來及比丘僧最後供養。種種器物,充滿具足,持至佛前。爾時有大威德天人,而遮其前,周匝圍遶,謂純陀言:「且住,純陀!勿便奉施。」
當爾之時,如來復放無量無邊種種光明,諸天大眾遇斯光已,尋聽純陀前至佛所,奉其所施。爾時天人及諸眾生,各各自取所持供養,至於佛前,長跪白佛:「唯願如來聽諸比丘受此飲食。」時諸比丘,知是時故,執持衣鉢,一心安詳。爾時純陀為佛及僧,布置種種師子寶座、懸繒、幡蓋、花香、瓔珞,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微妙,猶如西方安樂國土。
原先純陀等人正在供辦食具。此段經文敘述,純陀奉佛飭令,行最後供養。
爾時純陀住於佛前,憂悲悵怏重白佛言:「唯願如來!猶見哀愍,住壽一劫若減一劫。」
純陀勸請如來,住世一劫。
佛告純陀:「汝欲令我久住世者,宜當速奉最後具足檀波羅蜜。」
佛陀告訴純陀:「你要是想讓我久住世,就應當儘快奉上最後供養,以滿足布施波羅蜜。」
按,如來原本就是常住,但必須修習六度才能與法身如來相應,因此世尊這麼說。
爾時一切菩薩摩訶薩、天人雜類,異口同音唱如是言:「奇哉,純陀!成大福德,能令如來受取最後無上供養。而我等輩無福所致,所設供具則為唐捐。」
在場的會眾都異口同聲地說:「真是稀奇啊!純陀成就這麼大的福德,能夠行最後供養。我們則沒有那個福報,準備的這些供品,都浪費了。」
爾時世尊,欲令一切眾望滿足,於自身上一一毛孔,化無量佛,一一諸佛,各有無量諸比丘僧。是諸世尊及無量眾,悉皆示現受其供養,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。
世尊為了滿足會眾的願望,便化出無量諸佛,每一尊佛都有無量比丘相伴,接受一一會眾的供養。釋尊自身則接受純陀的供養。
爾時純陀所持粳糧成熟之食,摩伽陀國滿足八斛,以佛神力,皆悉充足一切大會。爾時純陀見是事已,心生歡喜,踊躍無量,一切大眾亦復如是。
爾時大眾承佛聖旨,各作是念:「如來今已受我等施,不久便當入於涅槃。」作是念已,心生悲喜。
爾時樹林其地狹小,以佛神力,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世尊及其眷屬等坐而食,所食之物亦無差別。是時天人、阿修羅等,啼泣悲歎而作是言:「如來今日已受我等最後供養,受供養已當般涅槃,我等當復更供養誰?我今永離無上調御,盲無眼目。」
佛陀將純陀所供養的八斛食物,變化如山海那麼多,讓在場會眾全都能受用。純陀與大眾,心情極為歡喜踊躍。但是他們想到,如來受用最後供養之後,不久便要入無餘涅槃,便又難過起來。
爾時世尊為欲慰喻一切大眾,而說偈言:
世尊為了安慰大眾,說了以下的偈子:
汝等莫悲歎,諸佛法應爾。
我入於涅槃,已經無量劫,
常受最勝樂,永處安隱處。
你們不要悲傷,這是諸佛都會示現的事。實際上,我入涅槃已經無量劫,一直在受用最勝之樂,永遠處於安隱之處。
汝今至心聽,我當說涅槃,
我已離食想,終無飢渴患。
你們要仔細聽,我現在要說涅槃,我已經離開吃東西的想念,根本就沒有口渴和飢餓的困擾。
我今當為汝,說其隨順願,
令諸一切眾,咸得安隱樂,
汝聞應修行,諸佛法常住。
你們應該修習「諸佛常住」。
假使烏角鵄,同共一樹棲,
猶如親兄弟,爾乃永涅槃。
如來視一切,猶如羅睺羅,
常為眾生尊,云何永涅槃?
除非烏鴉和角鵄能夠像親兄弟一樣,住在一棵樹上,如來才會永遠涅槃。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常常為眾生的尊長,怎麼可能永遠涅槃。
假使蛇鼠狼,同處一穴遊,
相愛如兄弟,爾乃永涅槃。
如來視一切,猶如羅睺羅,
常為眾生尊,云何永涅槃?
除非蛇鼠狼能夠像親兄弟一樣,一起待在一個洞穴,如來才會永遠涅槃。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經常為眾生的尊長,怎麼可能永遠涅槃。
假使七葉花,轉為婆師香,
迦留迦果樹,轉為鎮頭果,
如來視一切,猶如羅睺羅,
云何捨慈悲,永入於涅槃?
除非七葉花能夠轉變為婆師香,迦留迦果樹能夠轉變為鎮頭果,(如來才會永遠涅槃),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怎麼可能捨棄慈悲,永遠入於涅槃。
假使一闡提,現身成佛道,
永處第一樂,爾乃入涅槃。
如來視一切,皆如羅睺羅,
云何捨慈悲,永入於涅槃?
除非一闡提能夠在一生當中成佛,永遠處於第一樂,如來才會入涅槃。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怎麼可能捨棄慈悲,永遠入於涅槃。
假使一切眾,一時成佛道,
遠離諸過患,爾乃入涅槃。
如來視一切,皆如羅睺羅,
云何捨慈悲,永入於涅槃?
除非一切眾生一時成就佛道,遠離各種過患,如來才會入涅槃。如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怎麼可能捨棄慈悲,永遠入於涅槃。
假使蚊子尿,浸壞於大地,
諸山及百川,大海悉盈滿,
若有如是事,爾乃入涅槃。
悲心視一切,皆如羅睺羅,
常為眾生尊,云何永涅槃?
除非蚊子尿多到把大地都泡壞了,甚至淹滿山岳百川與大海,如來才會入涅槃。如來悲心看待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獨生子,經常為眾生的尊長,怎麼可能永遠入於涅槃。
以是故汝等,應深樂正法,
不應生憂惱,號泣而啼哭。
若欲自正行,應修如來常,
當觀如是法,長存不變易。
復應生是念,三寶皆常住,
是則獲大護,如呪枯生菓。
是名為三寶,四眾應善聽,
聞已應歡喜,即發菩提心。
若能計三寶,常住同真諦,
此則是諸佛,最上之誓願。
所以你們應該深心樂於正法,不應該生起憂惱而悲泣啼哭。你們應該住於正行,修習佛法僧三寶皆常住的法義,這樣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守護,如同以咒術讓枯樹長出果實。這才是真正的三寶,你們應該善於聽聞,生起歡喜心,這樣才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。
若有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能以如來最上誓願而發願者,當知是人,無有愚癡,堪受供養;以此願力,功德果報於世最勝,如阿羅漢。若有不能如是觀了三寶常者,是旃陀羅。若有能知三寶常住實法因緣,離苦安樂,無有嬈害能留難者。
要是有人能夠以如來最上的誓願而發願(認為佛法僧三寶皆是常住),他沒有愚痴,堪受供養;因為有這個願力,他的功德果報如同阿羅漢。要是有人不能觀三寶常住,則是旃陀羅(賤民)。要是能夠知道三寶常住這個真實法的因緣,便能離苦得樂,沒有人能夠加害和為難他。
爾時人天大眾、阿修羅等,聞是法已,心生歡喜,踊躍無量,其心調柔,善滅諸蓋,心無高下,威德清淨,顏貌怡悅。知佛常住,是故施設諸天供養,散種種花、末香、塗香、鼓天伎樂,以供養佛。
在場會眾聽懂三寶常住的法義之後,心生歡喜,獻上各種供養。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