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有情皆有避苦趨樂的本能,肚子餓會吃飯,口渴會喝水,熱時行樹蔭,冷時靠火爐。以前因為執著我相、人相,往往漠視他人的痛苦,見道之後對於他人的痛苦,逐漸感同身受,雖然了知一切如幻、無有一法可得,卻能持續踐行菩薩行願。在別人眼裏,他是在累積福德。在他自己看來,無論自度或度他,都是隨順自己避苦趨樂的本能而已。這才是勝義菩提心,能夠讓人究竟成佛。他可以依止實相般若而修習戒律,這種戒律稱為「心律儀」,它沒有語言文字,正是傳說中的「無字真經」。能夠受持這種戒律的菩薩,即使有時衝動,違背人為的戒律,也不會因此落入惡道,不但如此,還可以很快地成就佛道。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