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智慧,其實就是正知見。正知見有兩種,一種是相似般若,一種是實相般若、大乘見道的智慧。凡夫菩薩依靠的是相似般若,也就是相似的智慧。比方說,你發了菩提心,開始吃素,這個時候你的家人很不諒解,說你是個怪胎,你可以用相似般若來對治。相似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跟觀照般若。你可以把《金剛經》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拿出來用,人家怎麼看你,是有為法,既然這樣,就跟夢幻泡影沒什麼兩樣──這是文字般若。要是你經常住在這種想念當中,就會有一種如夢如幻的覺受現起,好像有一層看不見的防護罩包裹著你,別人的嘲諷就像夢幻一樣──這就是觀照般若。觀照般若比文字般若管用很多,但仍然是相似般若,因為它並不是發現真相而發起的,所以要費勁地保持著,不然就會退失。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