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短片】萬物的生成理論

photo of night sky

萬物的生成分為偶然論和決定論,在出生以前其特徵已被決定者,稱為決定論,與此相反的,就是偶然論。
一、偶然論
偶然論以進化論為代表,主張萬物是因為偶然而發生,生物亦因偶然的突變而產生多樣性,但只有適合環境的才能夠存活下來。實際上物種的構造極為複雜,如果純粹是偶然,進化的速度應該非常緩慢,沒有辦法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。而且,如果偶然的突變是進化的主因,應該會找到許多中間物種,但是實際上卻很少見到這樣的化石證據。
二、決定論
與進化論相反的是決定論。決定論主張,萬物是由神、造物主或本體所生,萬物的各種性質與特徵在出生之前便已決定。決定論又可以分為唯一能生論與多元能生論。唯一能生論可分為一神教與唯一本體論。一神教主張,萬物是由唯一的真神所創造的,這位真神能夠聽取信徒的禱告,決定是否應許其禱告。唯一本體論則認為,能生萬物的本體是不能知覺、沒有意志的本體,這包括中國《易經》的太極、《道德經》的道、古印度的冥諦與西方哲學的本體論。
科學家不容易相信一神教,因為如果造物主有意志,我們應該可以觀察到自然律被改變的事例,如同電影《王牌天神》(Bruce Almighty)將月球拉近、猴子從一個人的肛門當中出生這種情節。唯一本體論不需要面對這種質疑,但是它只能解釋共業共報,卻沒有辦法解釋別業別報的現象。
佛教是多元能生論或多元本體論,這是佛教的獨門見解,在其他的哲學與宗教裡面找不到的。萬物由阿賴耶識(第八識)所出生,每一個有情各有一個阿賴耶識。阿賴耶識並非只是一種理論,它還是佛教修證的核心。佛經對阿賴耶識有具體的描述:一、它不能了別六塵境界,也不能聽取信徒的禱告,所以它沒有煩惱;二、它能夠了別根身、器界、種子;三、它能夠積集種子、生起現行。真觀在《禪宗的開悟與傳承》及《實證佛教導論》曾經引用大量的經教證明,禪宗的開悟即是現實中發現阿賴耶識的具體作用。開悟之後,明白肉身和精神作用(五蘊)只是假我,便能漸次擺脫自私的心態和行為取向,最終轉凡成聖。
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