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、思、修、證

從凡夫到聖賢,必須經過聞、思、修、證四個階段。聞、思、修三個階段都還沒有見道,要「證」才是見道。見道有三種:聲聞見道、緣覺見道和菩薩見道。見道以前的三個階段,其實也是不可少的次第,《瑜伽師地論》闡述《解深密經》,將聞所成慧、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以獨立的章節去解說它。接下來才講聲聞地和菩薩地,這兩個都是「證」,也就是見道位以上的位階。

很多人相信《心經》可以驅魔,所以他把《心經》當咒子唸,卻不知道經文在說些什麼。到底有沒有這個功效呢?我不敢說沒有,只是覺得,可以究竟解脫和成佛的經典,變成是一個驅魔的咒子,實在是大材小用。

大概三十年前,我看到一本鸞堂印的小冊子,號稱是呂洞賓祖師解釋的《心經》。這並不是呂洞賓祖師在世的時候作的,而是那個鸞堂奉請呂洞賓祖師降壇,在沙盤上寫出來的。我看到它把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解釋成精、氣、神,心裡很驚訝。當時我學佛還不是很久,對《心經》不是那麼了解,但是我知道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是梵文,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我認為這個應該不是呂洞賓祖師解釋的,鸞堂雖然奉請呂洞賓祖師,但是來降壇的到底是不是呂洞賓祖師,誰也不知道。我看不是,因為根據禪宗的文獻,呂洞賓祖師是黃龍晦機禪師的弟子,已經開悟了,他解釋《心經》不會這麼離譜。我認為那個鸞堂對於《心經》的瞭解只到聞所成慧,才會把這種解釋也印出來。

什麼叫聞所成慧呢?就是他們只知道文字,什麼意思根本不管。《心經》有很多人翻譯,至少有十幾種譯本,最流行的譯本是玄奘翻譯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那個鸞堂印的解釋,至少經教的文字沒有錯,只是解釋錯了。

《解深密經》說:「聞所成慧依止於文,但如其說,未善意趣,未現在前隨順解脫,未能領受成解脫義。」意思是說,聞所成慧只是聽到語言文字而已,聽聞的人甚至沒有好好想過人家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。

聞所成慧還是勝過沒有聽聞,因為他已經接觸了經典,他現在覺得這個經典還不錯,將來總會想要知道經文是什麼意思。假設你會背誦《心經》,你會知道是「五蘊皆空」,不是「四蘊皆空」,也不是「六蘊皆空」,看到另外一個版本,如果印錯了你會知道,這個就是聞所成慧。一般人對《心經》的瞭解,大部分都在聞所成慧,也就是說,只知道語言文字,不知道它正確的意思。也許曾經有人解釋給你聽,但是那個解釋不一定符合經教的義理,這也是聞所成慧。為什麼我說它還不錯呢?至少大家已經聽說《心經》是一部智慧的經典,所以你今天願意來這邊聽解釋,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。但是聞所成慧顯然不太管用,只會死記語言文字,意思是什麼都不知道,當然沒辦法用來修行。

第二個叫做思所成慧。《解深密經》說:「思所成慧亦依於文,不唯如說,能善意趣。」這個地方跟聞所成慧的「但如其說,未善意趣」就不一樣了。「如其說」是跟經教講的語言文字一模一樣。「善意趣」,就是懂得語言文字的意義。但是它後面講「未現在前轉順解脫,未能領受成解脫義」,就是你不會把經教的義理拿來消解自己的煩惱。因為這個緣故,所以「未能領受成解脫義」。也就是說,沒有辦法順於解脫。解脫是指解脫於煩惱。如果生活當中現起煩惱的時候,你懂得把這個義理拿來運用,就會變成修所成慧。順解脫,是指隨順於解脫,但是還沒有分證解脫。

我希望今天我們講完的時候,大家對於《心經》的理解,都有思所成慧。你有了思所成慧,只要經常憶持經教的法義,慢慢就會順入修所成慧。也就是說,對於《心經》的道理,你大概知道它真正的意思,將來你在生活當中碰到煩惱,你只要把《心經》的義理拿出來用,就可以消解你生活當中的煩惱,這樣子你就會順入修所成慧。這個差別很大。一般來講,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差別不是很多,因為都派不上用場,但是到修所成慧的階段,雖然你還沒有開悟,卻已經可以用來消解日常生活的煩惱。這個是它們的差別。

什麼叫修所成慧?《解深密經》說:「若諸菩薩修所成慧,亦依於文,亦不依文。」這個地方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,前面講「如其說」,聞跟思的重點都是要跟經教一模一樣,但是到了修所成慧,你也可以依文,也可以不依文,也就是有時候依文,有時候不依文。「文」是語言文字。依文,就是依照語言文字。不依文,就是超越語言文字,而依止在義理上面。佛法有一個原則,叫做「依義不依語」。義,就是英文的meaning;語,是英文的language,也就是語言文字。你剛開始學經教的時候,只能依附在語言文字上面,其實語言文字本身沒有用處,必須懂得它真正的意思,你懂得真正的意思之後,語言文字就變得不重要了。所以你有了修所成慧,就不會一天到晚在死記《心經》的語言文字。會背誦《心經》的人是聞思慧,等到他能夠把《心經》拿來運用的時候,成就修所成慧,有時候反而忘記《心經》的語言文字。這種事情常發生,你不要覺得奇怪。

在聞、思階段,你只能依於經教的語言文字。進入修所成慧以後,有時候你還是要思維一下經教的語言文字,有時候你又可以安住在經教的法義上面,不用再依附語言文字,你就跳脫於語言文字之外,這就是「亦依於文亦不依文」。「亦如其說亦不如說」,意思也是一樣的。「能善意趣」,意思是說,懂得經教的道理。

「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」,「所知事」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件事情,也就是經教的道理。「同分」就是同類。「三摩地」就是定慧等持。經教的文字有點繞口,簡單地講,就是緣經教的義理修成定境。因為有定境的緣故,就能夠發起輕安,順於解脫。這個很關鍵,你懂得《心經》的義理以後,要在日常生活當中,拿出來運用,運用久了變成習慣,這個時候就會現起「三摩地所行影像」。所謂的「三摩地所行影像」其實就是定境。依照佛教的法義,只要不離開現象界就是夢境。你大概沒有想到佛教會這麼解釋吧?有人看了電影《盜夢空間》(台灣譯為《全面啟動》,香港譯為《潛行凶間》)會想:「我現在到底是在夢境還是在現實?」你現在知道你是在哪裡了吧?(有人說:在夢境。)對,你是在夢境裡面,很有智慧啊!包括你修行現起定境,還是夢境。這是佛教很特別的地方,你修行還是在做夢,你要知道:你這個在修行的人,還有你看到的一切現象,全部不離夢境。所以經教說「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」。

定境是輕安的心境,一個住在定境裡面的人,最大的特徵就是不會有強烈的情緒反應。有的人雖然不修禪定,但是他的情緒很穩定,這其實就是欲界的定境。兵法要求一個將領必須「泰山崩於前而心不驚,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」,這也是定境。佛教的禪定是緣著經教的義理,以智慧形成定境,叫做定慧等持。這是判斷是否為修所成慧的關鍵。

你經常安住在修所成慧,就會再往前進一步,而分證解脫。分證解脫就是斷掉一部分的煩惱,這個部分今天沒有時間講,但是大家今天應該可以成就思所成慧,接下來就是「修行在個人」了。

你懂得《心經》的道理,用來消解日常生活的煩惱。剛開始你可能覺得不算什麼,但是它會延續下來,變成輕安的心境。這就是《解深密經》所講的「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」,簡單地講就是定境現前。這種定境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,如果你已經降伏男女貪愛,也有可能發起初禪。「極順解脫已,能領受成解脫義」,到最後你就能夠分證解脫。在分證解脫之前,都叫修所成慧。見道就是分證解脫,又分為聲聞、緣覺和菩薩見道。雖然你主修《心經》,不一定馬上就大乘見道,也可以先聲聞見道,到最後才大乘見道。 剛才講的是聞、思、修、證四個次第,等一下就來講解經文,大家懂得經文以後,只要把經文的義理經常放在心裡頭,放久了就會變成修所成慧,修所成慧住久了就會三乘見道。修證的方法很簡單,一點都不難。接下來我們講三種般若。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探索更多來自 實證佛教研究中心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