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若分成三種,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。剛才我們講修行分為聞、思、修、證四個階段,但實際上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,為什麼?因為聞、思差不了多少。如果分成三個階段,這三種般若就剛好配上了。第一種是文字般若,你知道經教的文字,還有懂得它的義理,這都在文字般若的範圍。第二種叫觀照般若,就是在生活當中你可以把般若的義理拿來運用,拿來觀照,拿來消解煩惱。觀照般若相當於修所成慧。成就修所成慧之後,只要能繼續安住下去,遲早你就會證實相般若。實相般若是已經發現諸法實相(第八識),這是真正的發現,不是嘴巴講講的文字般若,也不是一直拿一個東西放在心裡頭的觀照般若。諸法實相是客觀事實,是真實的存在。實相般若很難證得,但是你不用急,反正有的是時間。以前你經過無量劫的生死輪迴,受盡苦楚,還是一個凡夫,現在學這個法門,沒有太晚,也沒有太早,而是因緣到了,正是時候。
從文字般若開始學起,你就會順入觀照般若,最後一定能夠證實相般若,它的次第就是這樣,一點都不玄妙。奇奇怪怪的修行方法,都不是什麼高明的法門。佛教最高明的修行方法都平實到讓你懷疑:「這個也可以拿來修行嗎?」你看《心經》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奇怪的話,《金剛經》也是這樣。如果人家教你「白骨觀」,教你數息或者意守丹田,你可能才會喜歡:「哦,這個是真正的修行!」那是修行方法沒有錯,但絕對比不上《心經》。《心經》可以度一切苦厄,讓你究竟成佛,其他的法門有這麼好嗎?顯然沒有,因為它們都著相,沒有辦法跟涅槃相應。所以你對這個法門要有信心,《心經》所講的法就是最好的法,你再找其他的法,不會比這個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