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《禪宗的開悟與傳承》中寫道:「禪宗的開悟,就是證解阿賴耶識。證解阿賴耶識是一種客觀事實的發現,由於這一種客觀事實的發現,使得一個人可以解脫生死。」這個問題是跟解脫生死有關的,它非常的重大。為什麼發現客觀事實可以解脫生死呢?這是今天要講的第二個問題。
上次的讀書會,我講了一個故事。以前有一個人,總以為自己是一隻蟑螂,所以很怕雞。後來醫生好說歹說,總算說服他:「你是一個人,不是一隻蟑螂。」於是醫生說:「既然你已經知道了,那就回去吧!」但是這個人才出去沒多久,在路上看到一隻雞,又嚇得跑回醫院。醫生問他:「你不是已經知道自己是人,不是蟑螂了麼,怎麼還要怕雞?」這個人回答:「我知道自己是人,不是蟑螂,可是外面的雞不知道呀!」這是一個笑話,但是與解脫的原理有關,人會因為不了解真相而有煩惱。
我們下面要講的真相,不僅是佛教這樣講,而且已經為世間智者所發現,在電影、小說中,都有所表現。
有一段電影的對白,看大家是否有印象:「你有沒有看著這世界,驚歎它的完美和造物主的天才呢?億萬人口渾渾噩噩過活,完全無知。」大家記不記得這是哪一部電影?這是1999年的電影《駭客任務》中的對白。接下來我再唸幾段對白。
女主角崔尼蒂(Trinity):「我知道你來的目的,還有你在做什麼。我知道你輾轉難眠,每天晚上都獨自一個人,坐在電腦前工作。你在找他。我也曾找過同一個人,當他找到我,他說其實我不是在找他,而是在尋找一個答案。有個問題驅使著我們,尼歐!這問題把你帶來這裡。」這一段是在說,其實我們對人生和生命有很多的疑惑,必須解決這些疑惑,才能安心。
崔尼蒂帶尼歐去見莫菲斯,也就是那個穿大衣戴墨鏡的黑人。莫菲斯跟他講:「母體無所不在,隨處可見,它甚至在這房間。你從窗戶外可以看到它,或在電視上也會看到它,上班時感覺它的存在,當你上教堂或納稅時也一樣。它是虛擬世界,在你眼前製造假像,蒙蔽真相。」尼歐問:「什麼真相?」莫菲斯答道:「你是個奴隸。每個人呱呱落地後,就活在一個沒有知覺的牢獄,一個心靈的牢籠。」
接下來,莫菲斯拿出兩顆不同顏色的藥丸來,告訴尼歐,吃了其中一顆,他便告訴尼歐真相,而且他還特別講:「記住,除了真相,其它的我什麼都不能給你。」[1]
後來尼歐從電池槽裡被拉出來,這時候他才發現,這個世界完全不是他以前想像的那個樣子。他的身上其實是有很多的插孔,插孔上接了電線,而這些電線又接通電腦。實際上他以前所認識的世界,只不過是電腦用類比的影像製造給他的。這個真相有夠震撼吧!
如果我們生活的世界,也是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,你看到的某個帥哥美女,只是一個電腦人,你的感覺會是怎樣?我想,也許你曾經對這個人特別地迷戀,或者說是對某一個身份地位特別地執著,那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,你還會想要去追求嗎?如果現在能夠證明,你其實也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夢境之中,你應該會很震撼吧!
莫菲斯給尼歐安排了一個課程,讓尼歐再回到虛擬世界裡去。這個虛擬世界是反抗軍用電腦製造出來的虛擬世界。尼歐在真實世界的太空船裡,理的是光頭,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,莫菲斯他們穿的也是破破爛爛的。但是一到虛擬世界,莫菲斯和尼歐又穿得很光鮮,尼歐的頭髮也長出來了。尼歐摸著虛擬世界裡的一張高背椅,說:「這個不是真的?」他摸摸這個,摸摸那個,說:「這都不是真的!」
這時候,莫菲斯講:「什麼是真實?真實該怎麼定義?如果你指的是觸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視覺,那全是大腦接收的電子訊號。你以為的真實世界,其實是互動的虛擬世界──我們所謂的『母體』。你一直活在夢世界,尼歐!」你要是真懂這句話,一定會很震驚,因為現實上,我們也是生活在虛擬世界中。
比如說這個電燈,它的光線有沒有直接射到你的大腦?沒有,對不對?因為你的大腦是被頭骨和血肉包裹起來的。燈光只能射到我們的視網膜,必須由視神經傳遞訊號到大腦,讓你覺得看到了一個電燈。這說明,在你的大腦裡有一種可以類比外界影像的機制。這種機制有點像是電視機。
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杯子。你不會說這個杯子是幻覺,為什麼呢?因為你能夠看得到它,摸得到它,可以把它拿起來,裡面的水,你也喝得到。但是你的大腦到底有沒有接觸到光線?好好想想這個問題,很顯然沒有接觸到。也就是說,它是透過相應的轉換,在你的大腦形成另外一個畫面,如同電視影像一樣。你現在看到的我,也是你自己製造出來的影像,而不是直接看到我。
再以聽覺來說,聲波先接觸到耳朵,再經過神經傳遞訊號到你的大腦,到你的大腦以後,它已經不是原來的聲波了。鼻子、舌頭、身體也是一樣。我敲打這個桌子,但是我的大腦並沒有碰到這個桌子,所以很顯然,觸覺也是模擬的。這樣的話,你是不是活在夢境裡頭?你現在接觸到的這些境界是不是和夢境一樣?
做夢與清醒的差別在哪裡?夢裡的畫面,與物理世界不相應。而你清醒的時候,你的畫面與物理世界是相應的。雖然如此,你看到的東西仍然是虛擬的。就這一點而言,現實與夢境並無不同。
第二件事情,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東西,是不是跟夢境一樣?我們可以說,有一點一樣,也有一點不一樣。我們先不要否定外面的世界,你能看到這個杯子,我也看到這個杯子,我們姑且說這就是一個客觀的物理世界。但是你看到的杯子,其實是你主觀的認識。我們可以拿電視來做例子。電視節目有兩種,一種是實況轉播,比方說有一個球賽,或者說是一個新聞事件,攝影機對準了現場,你在電視機前面看到的就是即時性的畫面,這就是實況轉播。還有一類節目,比方說動畫,這一類節目是可以很幻想的。我們在電視裡可以看到很多的節目,但這些節目是動漫家畫出來的,或者是導演用很多個鏡頭操作出來的東西。這兩類節目是不一樣的。
這裡還有一些很微細的差異。你想想看,現在的彩色電視機和早期的黑白電視機差別很大。如果說我轉換機制比較好,是彩色的。你轉換功能比較差,是黑白的。有沒有這種事情呢?以前有一個畫家,他原來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,後來經過一場車禍,他看到的東西全部變成了黑白的。再比如,我們每天吃飯,你吃是這個味道,但是你能確定別人吃起來也是這個味道嗎?不一定,對不對?因為它要經過類比的轉換,那是主觀的。再比方說,你看我是長得這個樣子,但其他的人看到,可能長得就不一樣,對不對?他覺得我長得很帥,你覺得我長得很醜。每個人看起來是不一樣的。這不是心理作用,而是轉換的不同。就像電視的品牌、型號不一樣,顯示出來的畫面就有一點差異。這就造成一個問題:這個物理世界到底是什麼樣,你根本就不知道。
所以我們可以說,全世界的生物,包括人類以外的生物,統統都沒有辦法接觸到真實世界。真實世界到底是什麼樣,沒有人知道。
接下來再講一件事情。如果說,這真的是一個夢怎麼辦?如果你現在的人生根本就是一場夢,你會怎麼辦?
有沒有這個可能?看過電影《全面啟動》吧?男主角一直記得,他在真實世界裡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在等著他回去團聚,但是他的太太認為夢境才是真實的。男主角在夢境裡頭想回到真實的世界,但他知道一定要在夢境中死掉,才可以回到真實世界。所以他必須說服太太,讓太太認清假相,才會有正確的行動。但是他們回到真實世界之後,太太又認為真實世界仍然是夢境,所以跟男主角講:「我們必須要在這個世界裡死掉,才可以回到真實世界。」結果他的太太就在真實世界裡頭自殺了。
分不清真實和虛假,後果是很嚴重的。你分得清嗎?
[1] 禪師或菩薩法師,也會跟你講同樣的話,《心經》不是講「以無所得故……真實不虛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