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樓夢的佛學思想(一)

呂真觀2016/3/12

講於武漢市洪山區隱形人咖啡館

隱形人

大家好,現在時間已經到了,但有些人還沒到,我們先講一些閒話。真觀在隱形人咖啡館辦過不少講座,包括〈大乘起信論導讀〉和〈心經所說的解脫與成佛方法〉,另外也講過《大般涅槃經》,評論過幾部電影,都是講第八識。第八識是唯識學所用的名詞,祂能生萬法,在佛教的理論體系居於核心的地位。佛教的法義,可以用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來概括,意思是說,現象界(六根、六塵、六識)全部都是第八識所出生的,在這個體系當中,第八識居於核心的地位。唐朝的趙州從諗禪師說第八識是「販私鹽漢」,意思是說,祂是一個販賣私鹽的人,每次都公然逃稅,大搖大擺地經過稅務局,但是大家都看不到祂。以唐朝的時空環境來說,這個詞非常貼切,但對於我們來說,最好叫祂什麼呢?最好叫「隱形人」(大家大笑),為什麼呢?你根本看不到祂。祂雖然隱形,卻是開悟禪師所認為的「真人」。臨濟義玄禪師稱祂為「無位真人」,意思是說,祂是在現象界沒有處所的真人。我們所看到的人是假人,像大家看到真觀坐在這裡,聽到真觀講話,這是一個假人,但是另外有一個隱形人,跟假人存在一種奧妙的關係,必須用慧眼才能看到祂。

假不是真、不異於真

《紅樓夢》的主角是賈寶玉,另外還有一個奇怪的人物叫甄寶玉,知道這個人吧?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。從甄寶玉和賈寶玉這兩個角色的安排,就知道曹雪芹是懂佛法的人。賈寶玉象徵著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假人,為什麼說他是「假」?因為他存在的時間短,而且會不斷變遷。所謂的變遷就是他出生以後,經過一個成長的過程,最後衰老、死亡,變成什麼都沒有,所以說他是「假」,也就是暫時的存在。

法律界有個笑話。書記官拿著假執行的判決書,要拍賣一個人的財產。那個人說:「這是假執行,怎麼來真的?」假執行在法律上是指暫時的執行,在終審判決確定以前有效力,比如說一審判決之後,這個人已經得到勝訴了,就可以向法院提供擔保金,要求拍賣對方的財產,這樣叫「假執行」。假扣押、假處分也是來真的,都有法律上的效果。

所以,佛教承認有三界萬法的存在,並不是空無論。比方說在座的諸位都是活生生的人,但是我們都是暫時性的存在,這種暫時性的存在稱之為「假有」。相對於假,真就是永恆的存在。假我將來一定會死掉,在死掉之前還要承受很多痛苦,比方說冷、熱、肚子餓、生病,為了生存必須努力工作,爭取相對稀缺的資源,才能夠活得稍微愉快一點。假我一定會跟煩惱相應,大家能不能體會到這一點?如果你是永恆的存在,就不需要煩惱這些生存條件了。真、永恆這一邊,完全沒有煩惱;假、暫時存在這一邊,必然有煩惱。佛教的核心法義就在於:準確地區別「短暫存在」與「永恆存在」。把它們分別清楚,並且弄清二者的關係,這樣你就可以見到真理,找到究竟解脫的道路,這稱之為見道。

佛教的修行是為了斷除煩惱,證得聖賢的果位。大家所熟知的「阿羅漢」是解脫道的第四果。阿羅漢已經把煩惱都斷除掉,死後入無餘涅槃,以後不再有未來世的五蘊身。四果之前,還有初果(須陀洹)、二果(斯陀含)、三果(阿那含)。初果是解脫道的「見道位」,就是見到真理與解脫的方法。阿羅漢這個果位,不容易在一生當中證得,但是初果就容易多了,經典中常常有記載:有人去請教佛陀或者聖弟子,佛陀或聖弟子跟他有一段問答,問答結束時,這個人已證得聲聞初果。除了解脫道之外,還有大乘佛菩提道,修習佛菩提道的人不取證無餘涅槃,不斷地再來世間度眾生,乃至究竟成佛仍然不取證無餘涅槃,利樂眾生永無窮盡。

學佛可以分為聞、思、修、證四個階段。曹雪芹的佛學程度至少是聞、思佛法成熟的程度,也許已經到了修、證的階段。他寫《紅樓夢》是為了闡述真與假的佛學命題,因為這個緣故,讀者必須有這方面的背景知識,不然就沒有辦法懂得小說的宗旨。

小說自述來歷,乃是通過賈雨村與甄士隱這兩個人把《紅樓夢》從太虛幻境傳到人間來。網路上評論《紅樓夢》,說賈雨村就是「假語存」,這個部分基本是對的。另一個人物叫甄士隱,大家就弄不清楚了。有人說甄士隱是「真事隱」,說《紅樓夢》用假的小說情節,來影射一件真正發生過的事情。這種想法似乎言之成理,但卻不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待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佛教認為,世間的一切都是暫時存在的假有,並沒有哪一件事情是真正發生過的;只有真識(第八識)和祂所顯示出來的無為法「真如」「涅槃」「一真法界」才是真。大家可以參考《紅樓夢》第116回,太虛幻境的牌樓上寫著「真如福地」,可以證明曹雪芹所謂的「真」,即是佛教的「真如」,而不是現實發生過的某件事。

所以,甄士隱應該是「真識隱」或「真實隱」,意思是真實的東西(真識、第八識)我們是看不到的(因為能看到的統統都是假有)。我們剛剛說過,隱形人才是真人,這個「真識」就是隱形人。真識(第八識)不可見,我們要怎樣去找到祂?關鍵是要了解「真」與「假」的關係,這正是《紅樓夢》的主旨所在。

今天剛來的時候,有一位朋友問我:「怎樣找到如來藏,怎樣找到第八識?」我有點驚訝,因為我在咖啡館講過許多次,大部分的人只想淺嘗,並不想深入,沒想到跑來一個人問我這麼認真的問題。這個問題很大,沒辦法三言兩語交待清楚,不過《紅樓夢》會給大家必要的線索。

很多人今天只是來隨便聽聽,這也是非常好的。《法華經》說,只要你跟佛教有一丁點的善因緣,都是「皆已成佛道」,也就是說,你未來成佛的道路已經鋪好了,雖然距離你成佛的時間還有多長我們不曉得,總之是結了一個很好的因緣。

《紅樓夢》有甄府與賈府,甄寶玉與賈寶玉,甄士隱與賈雨村,從這裡就可以看出,曹雪芹有強烈的意圖,想要利用《紅樓夢》闡述真與假的關係。真實與虛假的關係非常重要。如果它們完全沒有關係,我們都會很可憐──我們的五蘊身是虛假的,死掉以後什麼都沒有,就算有一個真實永恆的存在,跟我又有什麼關係?如果說真實就是虛假,這又不符合道理。幸好,真與假並不是沒有關係。《雜阿含經》講五蘊「非我、不異我」,意思是說:五蘊假我不是真我,但二者沒有什麼差異。(有人說:剛才你提到真跟假沒什麼差異,很多哲學文章也是這麼說的啊!)是的,真與假的關係一直是個熱門話題,有些哲學家會參考佛教的理論。

佛教的基本理論是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這兩句是排比句,意思是一樣的,也就是說,第八識(心)會流注種子,形成三界萬法(欲界、色界和無色界合稱三界,三界相當於現象界)。以現代的觀念,「種子」相當於「資料」或「數據」。例如電腦通過周邊設備將資料往外輸出,就會變成影像、聲音。我們可以透過鍵盤、滑鼠等周邊設備往內輸入。我們在屏幕看到的資料,在硬盤當中有另一個版本,要是忽然停電,屏幕的資料會被毀掉,但是硬盤的資料可以保存下來,可以再重新輸出到屏幕。所以,我們可以說:「屏幕的資料不等於硬盤的資料,但是二者沒有什麼差異。」

《紅樓夢》的主角是賈寶玉,但另有一個甄寶玉,他跟賈寶玉是兩個人,但長得一模一樣,性情也雷同,這是在影射:真我不是假我,但二者卻沒什麼差異。佛教主張,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色蘊為肉身,其餘四蘊為心理功能)與山河大地都是資料輸出之後的結果,而行蘊(身行、口行和意行)則可以改變儲存的資料。五蘊只能短暫存在,因此是假我。第八識儲存的資料可以永久保存,稱為真我。假我不是真我,但是跟真我卻沒有什麼差異,這就是《雜阿含經》講的五蘊「非我、不異我」。曹雪芹顯然懂得這個道理。

比如我做好事,除了人家對我印象很好,還會修改第八識儲存的資料,所以我顯示出來的樣子和第八識有一種對應關係。這是一對一相應,也就是說,我做的好事不會記到別人那裡去,別人做的壞事也不會記到我這裡來,這樣才能夠保證因果報應不發生錯誤。

剛才我說過,真是指永恆,但這會發生一個問題,要是第八識全體都是永恆不變,祂就沒有辦法被改變,這樣祂就沒有辦法跟五蘊互為因果。就像硬盤,裡面的內容必須是可以修改的,但是硬盤的外殼和功能卻是不可變動的,這樣才能永久保存資料。同樣的道理,第八識也有兩個部分,能藏的部分必須是永恆不變的,所藏的部分必須是可以隨時變更的。如果把第八識比喻為穀倉,能藏的部分相當於倉庫,所藏的部分相當於存放的穀物(種子)。穀物可以搬進搬出,所以經常發生變動,但倉庫必須長久不變,才能保護穀物不被風雨所破壞。第八識便是這樣,有永恆(真)的部分,也有無常(假)的部分,二者和合,不可分割,這稱為「真妄和合」。

比如說,我開啟電腦,在屏幕輸入資料:某一個客戶欠多少貨款沒有還。關機以後屏幕的畫面就沒有了,但這些紀錄再開機又可以調出來。因為有第八識的緣故,如果今天我虧欠了你,我欠你的這種狀態到下輩子還會被記住,這就是因果報應能夠發生效力的原因。第八識會記住我們造作的一切,包括善業、惡業和無記業。什麼叫無記業?它是與善惡無關的身口意行。像彈琴或學習其他技藝,有的人天分特別好,這其實是他過去世已經學習了。知識、技能、喜好、習慣,都是屬於無記業,也會被第八識保存下來。佛經講,有的人五百世都是夫妻,為什麼呢?他們很習慣生活在一起,所以每一世都是夫妻。

第八識出生三界萬法,用古代的說法就是種子流注成為三界萬法。這可以用現代的網路遊戲來解說。網路遊戲的世界和裡面的英雄,都是由伺服器輸出資料到玩家的電腦屏幕。在有些遊戲中,你可以飛到天上或潛到水裡,你在同一個遊戲裡面可以跟其他人互動,別人也跟你一樣看到同樣的遊戲世界。在真觀看來,大家以為的現實人生,跟網路遊戲沒什麼差別,只是這個遊戲非常大,整個宇宙都是它的範圍。我們共同的環境,地球、太陽系、銀河系、類星體,乃至天文學家觀測不到的部分,全部都在這個「網路遊戲」裡面。

我們的定義是「假」只能暫時存在,「真」可以永恆存在。以網路遊戲來說,伺服器是真的,電腦上顯現的畫面是假的──伺服器固然不能永恆存在,但是它存在的時間相對較長,在每一個遊戲人物的生死相續當中,這個伺服器必須一直存在,不然這個遊戲就整個毀了,所以我們姑且說伺服器是真的。現在大家想想看,如果生死輪迴當中,真有一個「伺服器」存在,它存在的時間一定要長到無法想像。只要我們可以一世一世地輪迴下來,而且因果報應絲毫不爽,就可以證明這個「伺服器」必然先於所有人而存在。以後如果還有人存在,它也不能壞掉,它要是壞掉,我們全部都不見了。

有部電影叫《異次元駭客》(The Thirteenth Floor),有人發現他的世界其實是電子訊號組成的世界,是被創造出來的,然後他通過某種方式進入到創造他的世界,沒想到這個世界也是假的,最後「啪」地一聲,好像電源斷掉,什麼都不見了。同樣的原理,第八識出生三界萬法,如果第八識突然不運轉,我們會突然間不見,山河大地也會瞬間消失。注意!是瞬間消失而不是慢慢壞掉。幸好第八識是永恆的存在,所以這種事從來不曾發生,以後也不會發生。

網路遊戲有兩種玩法,一種是一台伺服器連到很多終端機,終端機都不能儲存檔案。另外一種玩法是屬於分權式的,每一台終端機(電腦)都可以儲存檔案。第八識屬於第二種,與每個人相應的第八識會記錄個人的業行,輸出個人的五蘊,但是大家共同居住的環境,則是共業有情的第八識共同輸出資料而顯示出來的。唯一的造物主創造一切有情和世間的主張,稱為「唯一本體論」;佛教主張共業有情的造物主(第八識)創造一切有情和世間,這可以稱為「多元本體論」。

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問題?

(問:人和人之間是不是「聯機」的?我的第八識是我的山河宇宙,跟我「聯機」的人如何運作,我就感覺不到了,但是這個第八識是每個人都有的,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?)

對,沒有錯。我們這個五蘊身是由跟你相應的第八識為你創造出來的。假設一個人幹了壞事,比如過去世把人家右手砍斷,此世一出生就沒有右手。這個果報是很準確的,砍掉的是人家的右手,在出生時就是缺右手,不會缺右腳,也不會缺左手。有宿命通的人觀察到這件事情,知道有一個東西主宰這件事情。要主宰這個事情,一定要先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,不管幹了什麼好事壞事,總要把它記錄下來,不能說要發生果報的時候,不知道他以前幹的是好事還是壞事。五蘊身,包括聰明或愚笨、強壯或瘦弱,都是各別的果報。山河大地,也就是生存的環境,是由眾生的共業決定的,這是共同的果報。例如地球的環境,包括世界暖化、海平面上升、南極臭氧層破洞,這些都要地球上的有情共同去承擔後果。

如果說某個東西是第八識出生的,從某種角度來看,其實它也就是第八識的功能。比如我們說電腦的CPU(中央處理單元)才是真的,可是它向屏幕輸出資料也是電腦的功能,為什麼一定要切割開來說只有裡面的才是真的,外面是假的呢?佛教也說,既然三界萬法都是第八識所出生,那麼一切的有為法與第八識豈不就打成一片,統統都是第八識。這種有為法與第八識打成一片的狀態,佛教稱之為「一真法界」。

有上面的基礎知見後,現在我們開始講《紅樓夢》。賈寶玉進入太虛幻境,上面寫著一副對聯「假作真時真亦假,無為有處有還無」,由此可以看出,曹雪芹安排的「甄」與「賈」,是在影射「真」與「假」,他想要告訴大家真與假的關係。想要理解《紅樓夢》,這副對聯非常重要,但是「百度百科」都沒有人去解釋它,顯然大家並不明白這副對聯的意義。希望這個講座之後,大家能夠把真觀的解釋儘量轉貼出去,別讓曹雪芹的苦心埋沒太久。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