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樓夢的佛學思想(二)

呂真觀2016/3/12

講於武漢市洪山區隱形人咖啡館

假作真時真亦假

「假作真時真亦假」,意思是說,若有人在一真法界當中取相分別,誤以為生滅的有為法有真實的體性,因為這個緣故,一真法界已被強行割裂,對這個人來說,一真法界也變成是假法。

電腦將文字和畫面輸出到屏幕上面,CPU並不知道文字和畫面的意思,對CPU來講,它們都是資料,根本沒什麼差別性。只有使用者才知道它們的意義。如果播出一個視頻,有一個人在裡面講話,你知道那是人。如果玩電腦遊戲,大家說「這是一輛坦克,那是一個炮塔」。請問:是「真」的還是「假」的?很顯然是「假」的,屏幕上就是那麼幾個亮點湊在一起,大家卻說「它是個人、坦克、炮塔」。

同樣的道理,我們統統都是由第八識所出生的,按照第八識所保存的資料,變成你現在這個樣子,你會說這是真人嗎?一旦你發現這個真相,就再也不會認為五蘊是真人,你會把五蘊看成是資料、數據,或者用佛教的術語來講,就是種子、功能差別。三界萬法(現象界)全體都是第八識流注種子所顯示的功能差別,這樣豈不是全體都是第八識,統統沒有差別,統統都是一真法界。

我們可以拿水和波浪來做比喻。波浪雖然起起滅滅,卻一向都是水,從沒改變過。第八識流注種子,形成五蘊的假相,就像波浪一樣,有生有滅,但如果去看裡面的實質,你就知道五蘊仍然是種子、功能差別,一向沒有改變。這樣來看,全體都是第八識,不可分割,這叫做「一真法界」。

因為我們取相分別,在一真法界當中把某些法割裂出來,說這個叫「五蘊」,說這個叫「山」,這個叫「河」,這個叫「功名」,這個叫「皇帝」,我們把它們當成是真實。這樣本來是真的東西,也會變成假。也就是說,五蘊本來是一真法界中的一部分,沒有辦法說哪個是假。可是凡夫把五蘊身當成真實,那就是在一真法界中把這個部分割裂開來,把這一部分當成真,他不認為全體是真,而只把部分當成真。結果,本來沒有差別相、沒有真假的東西,他在這裡面樹立了「真」、樹立了「假」,這樣就把一真法界的真法變成了假法,所以叫做「假作真時真亦假」。

在菩薩(大乘修行人)看來,一切皆真,統統都是第八識的功能體性,所以沒有真與假的對立,整個統統都是真。凡夫因為錯覺,說哪個真哪個假,在這樣錯誤認知的狀態中,一真法界的狀態就被破壞掉,統統變成了假法。

無為有處有還無

「無為有處有還無」,意思是說,無為法可以在一切有為法的處所顯示出來,當你明白這個道理,有為法也等於是無為法。

「無為」是指無為法,它和有為法相對。有為法就是假法,它的特徵是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這包括有情的生、老、病、死和物理世界的成、住、壞、空。無為法是沒有生、沒有住、沒有異、沒有滅的東西。沒有出生並不是說沒有這個東西,而是它一向都存在;既然沒有出生,將來也不會消滅。不生、不滅的東西就是無為法,無為法是永恆的存在。

按照小乘佛法,無為法是在三界外的涅槃界,涅槃界沒有處所。但是在大乘佛法「一真法界」的義理,全體皆是,並沒有三界與涅槃界的差別。在菩薩看來,一切的有為法皆是在顯示無為法(一真法界),因此一切有為法(包括五蘊)的處所即是無為法的處所。

想要找到第八識(真識)的朋友,請你注意一下,這裡有你需要的線索。《紅樓夢》講,找到真人的方法,就是「無為有處有還無」。例如你的五蘊身雖然是有為法,但他和真人沒有什麼差異,你看到五蘊身存在的時候,就可以想到有一個真人跟這個假人(五蘊身)是一對一相應,並且是互為因果的。所以你就可以透過假人認識到那個不會改變的真人(第八識)。

剛才我們講,整個三界萬法都是第八識所現起的功能差別,所以當你看到三界萬法的時候,其實也就等於看到第八識,三界萬法跟第八識打成一片,就是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的一真法界。(舉起杯子出示大眾)比如這個杯子是色蘊,舉起杯子的動作是行蘊,它們都是有為法,但也都是第八識流注種子所現起的功能差別,所以會看的人在這裡便看到種子、功能差別,從而也看到第八識、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無為法,有地方可以讓你看到無為法,就叫「無為有處」。當你認明第八識,就會知道一切的有為法其實從來都不曾存在過,就像電腦屏幕所現起的人物和山河大地,並非真正的人物和山河大地,所以不能說有人物和山河大地在屏幕上出生和消滅。這就是「有還無」,也就是《法華經》說的「諸法從本來,常自寂滅相」。

賈寶玉出生的時候,嘴裡含著一塊玉,上面刻著「通靈寶玉」「莫失莫忘,仙壽恆昌」和「除邪祟、療冤疾、知禍福」等文字。他的妻子薛寶釵,出生不久便有高人指點,讓她戴上刻著「不離不棄,芳齡永繼」的金鎖片。「莫失莫忘,仙壽恆昌」跟「不離不棄,芳齡永繼」是一副對聯,意思完全一樣,這是勸大家,永遠要記住有一個恆常存在的東西,我們現在說祂是心、真識、第八識,叫什麼都無所謂,名稱都是人賦予的,你只要一直記得有這麼一個東西,不要認假為真,就能夠產生「除邪祟、療冤疾、知禍福」的功效。(這是大乘佛教修行方法「真如三昧」,請參考真觀講述的〈大乘起信論導讀〉。)第八識的功能大到難以想像,但是作者不可能寫那麼多,就只寫上三個大家最關心的部分。

人間有這麼多的苦難,是因為有很多自私的人。大家認為自己的五蘊身很重要,必須去爭取一些稀缺的資源,乃至不惜去打擊別人,從別人身上搶奪過來,有時候就會發生很慘烈的事情。如果我們能認明那個永恆存在的第八識,不再把五蘊身當成「我」,那會產生什麼結果?五蘊身如果狀況很不好,比如面臨戰亂,大家都沒飯吃,你剛拿到一塊麵包,另一個人把它搶走,你會怎麼辦?如果你覺得這個五蘊身是很重要的,你會不惜把對方殺了,也要把麵包搶回來。如果你知道五蘊身只是暫時的存在,另外還有一個真實的我,如果你把人家殺了,這個真實而永恆存在的我馬上會記錄下來,未來世的五蘊身必須還這筆帳。只要想到這一點,你會想:「餓死也不會怎樣嘛!假我雖然餓死,真我卻能長存,下輩子又可以再度出生假我,因為我此世行善,未來世的五蘊身就可以活得更好。」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就不會為了維持假我的利益而去做不道德的事情,大家的人生觀會有很大的改變。這是很重要的事,可以讓一個自私自利的人,變成品德高尚的人。

後來賈寶玉和甄寶玉都開悟了(他們的開悟不一定符合禪宗的標準,這在文學作品當中不必太計較)。賈寶玉看破情愛,開悟以後出家。甄寶玉走的則是「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」的路線,開悟之後繼續走儒家的道路。先前,賈寶玉象徵假人,甄寶玉象徵真人,在這裡卻象徵出世與入世。第八識如果用於出世,就是出家證得解脫;如果用於入世,就是聖賢治國平天下。小乘的修行人不完全了解第八識,只能出世解脫,而不能入世行聖賢之道,所以用「假寶玉」來表徵。但菩薩可以在入世的事業當中,心無掛礙,這是第八識最了不起的用處,所以用「真寶玉」表徵祂。第八識的妙用無窮,世間一切的學問與技術皆是第八識的作用,如果你真要學習佛法,不要只讀小說,還要讀佛經。通過聞、思、修、證,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具足圓滿福德和智慧而究竟成佛。

《紅樓夢》表面上看起來是愛情小說,描述情愛的情節占了大部分的篇幅,但這並不影響它是佛學著作的本質。前面已說過「無為有處有還無」,愛情雖然是有為法,屬於現象界,但是它仍然是一真法界的一部分,所以修習菩薩道的人不需要摒棄它,未見道的人可透過情愛而悟道,已見道的人則能以情愛為手段教化眾生。《維摩詰經》說: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。」這在理論上完全是可行的,只不過專職弘揚佛法的人不適合這麼做,一邊講佛經,一邊講愛情,也讓人感到混淆。曹雪芹以文學家的身分,用小說達成這個任務,便沒有前述的顧慮。《紅樓夢》第5回,警幻仙子說「令其再飲饌聲色之幻,或冀將來一悟,亦未可知也」,其實正是曹雪芹創作《紅樓夢》的意圖。很多人不喜歡學佛,但給他一個愛情故事他就看了。《紅樓夢》的愛情故事寫得這麼好,是中國文學登峰造極的作品,風靡全世界,還拍成電視劇和電影,成為許多人學習佛教的入門階,這是曹雪芹極了不起的成就。

今天先講到這裡,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問題?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