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的實證一定要以事實作基礎,離開事實就會變成信仰,你就沒有辦法轉凡成聖。我講過,宗教徒都相信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,可是一旦到了利害關頭,很多宗教徒還是會認為「我先拿到這個好處再說」,是不是這樣?他可能會想「我現在只要稍微動一點手腳,白花花的鈔票就可以進口袋,也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」,你說他幹不幹呢?我們不講別人,想你自己就好,你完全不違背戒律嗎?你有時候還是會覺得「雖然這樣不太好,我還是寧可這麼做」,對吧?
這是因為你不覺得做壞事一定會發生重大的煩惱,只要因果關係不明顯,你就會有懷疑,不會每次都遵守戒律。所以,你如果想依靠信仰去得到解脫,這個叫做緣木求魚,根本不可能。因為你心裡老是在那邊懷疑「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」,在這種狀況之下,你怎麼可能循規蹈矩地去做善事。你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衡量:「我這樣做值得嗎?對我自己大有好處的時候,我把它拒絕掉,是不是太傻了?」這樣你能期望自己變成一個聖人嗎?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你必須放棄以信仰安慰自己的方法,轉到實證這個方向來,你必須發現真相,才能解脫煩惱。
真相的範圍非常廣,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的發現也是真相,只不過它們是片斷的真相,只能解決片斷的煩惱,所以你必須探求核心真相。核心真相可以濃縮成兩個部分,你只要能夠證明這個義理的正確性,就是佛教的見道。見道分成三種,聲聞見道、緣覺見道跟菩薩見道。見道就是見到真理跟方法,聲聞見道可以讓你修到阿羅漢果,緣覺見道可以讓你修到辟支佛,菩薩見道可以讓你究竟成佛。這個是三乘見道的差別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