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禅宗的开悟与传承】第三节 禅宗的传承

传承的问题,牵涉到开悟印证的问题,双方必须都是已悟者,才有传承的问题,所以称之为「以心传心」[1],否则便只是表相的师徒关系,不是禅宗真正的传承。而开悟与否,又是唯证乃知的,未悟的人不便、也不能越俎代庖来为他们认定。所以判定传承的标准,原则上是以其传法师父或传承和尚的认可为准。但是禅师们所用的语言文字非常灵活,是否为印可的表示,必须谨慎的判断,否则还是会有出入。我们可以看到,若干史传所列的法嗣,并没有印可的文献证明。但是如果史传编纂的年代,和事件发生的年代很近,有可能是根据口传和大众已知的事实而作认定,所以除非有反证,也不能就此予以否定。有时候从语录上看,已经有印可的明白表示,却没有被列入法嗣。例如本书第七章所列的黄元绶、郭仲堪和陈惇等人,都是经过宗杲明白印可的士大夫,却没有被史传列为宗杲的法嗣。

有时候传法师父也有看走眼的,例如被马祖道一禅师用一句「梅子熟也」[2]印证的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,盐官齐安禅师便对他很不以为然。《景德传灯录》记载:「僧问大梅:『如何是西来意?』大梅云:『西来无意。』师〔盐官齐安禅师〕闻,乃云:『一个棺材,两个死尸。』(玄沙云:「盐官是作家。」)」[3]盐官齐安是从「西来无意」这句话,看出大梅法常并没有开悟,问答的双方,都被一个公案困死了,所以说:「一个棺材,两个死尸。」玄沙师备听了,也肯定盐官齐安,称赞盐官齐安是「作家」。作家,意思是真悟而能够创作公案的人,意为禅门中的行家。换句话说,玄沙师备也认为大梅法常没有悟。开悟的禅师,会以自己的证量,直接检视另一个人的悟与未悟。他们不会迷信别人的印证。

另一个案例是浮杯和尚,他也是马祖道一的弟子,《传法正宗记》[4]《五灯会元》[5]等史传,将他列为马祖道一的法嗣,应该是曾得到印可的。可是,他却遭到凌行婆的检点:

〈浮杯和尚〉有凌行婆来礼拜师,师与坐吃茶。行婆乃问云:「尽力道不得底句,还分付阿谁?」师云:「浮杯无剩语。」婆云:「某甲不恁么道。」师遂举前语问婆。婆敛手哭云:「苍天!中间更有冤苦。」师无语。婆云:「语不知偏正,理不识倒邪,为人即祸生也!」后有僧举似南泉。南泉云:「苦哉,浮杯!被老婆摧折。」[6]

凌行婆从浮杯的答话和应对,看出他不是真悟。「语不知偏正,理不识倒邪,为人即祸生也!」是责备浮杯搞不清言语中的机关,又无法分辨正确和错误的佛法,这样子也敢出来教人禅法,难免会招惹不净说法的罪过。后来马祖道一的另一弟子南泉普愿禅师(748-834)也肯定凌行婆。

由这些案例的出现,可以知道:目前记载在史传的禅宗法脉传承,有一部分是来自错误的印证。只是目前还没有人作全面的筛选。

在惠能以前,用衣钵当作传承的信物,自惠能以下不再传衣钵,而是以禅师对弟子的印证,作为传承的表征。虽然有少数人依据经教、语录、公案自行参究而悟道,但这些人大多会寻找一位已悟的禅师为他印证,而以这位为他印证的禅师为老师,自己便成为这位禅师的法嗣。最有名的例子,是永嘉玄觉禅师以印证他的惠能为老师,其事迹见于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:

永嘉玄觉禅师……因看《维摩经》发明心地,偶师弟子玄策相访,与其剧谈,出言暗合诸祖。策云:「仁者得法师谁?」曰:「我听方等经论,各有师承,后于《维摩经》悟佛心宗,未有证明者……愿仁者为我证据。」策云:「我言轻,曹溪有六祖大师……」觉遂同策来参。绕师三匝,振锡而立……曰:「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。」师曰:「何不体取无生,了无速乎?」曰:「体即无生,了本无速。」师曰:「如是,如是!」玄觉方具威仪礼拜。须臾告辞。师曰:「返太速乎?」曰:「本自非动,岂有速耶?」师曰:「谁知非动?」曰:「仁者自生分别。」师曰:「汝甚得无生之意。」曰:「无生岂有意耶?」师曰:「无意谁当分别?」曰:「分别亦非意。」师曰:「善哉!少留一宿。」时谓一宿觉。后著〈证道歌〉,盛行于世。[7]

《景德传灯录》即依此故事将玄觉列为「慧能大师法嗣」[8]

自参自悟的修行人当中,也有若干零星的个案,并没有由任何人为他印证,以致没有办法将他们归属到任何一个传承,如《景德传灯录》所谓的「禅门达者,虽不出世,有名于时者」[9],包括寒山、拾得、布袋和尚等人,都没有明显的传承。

禅门的印可,是很重大的事,印可下去之后,名闻利养随之而来。如果主法和尚拿这个来做人情,是可以皆大欢喜的。在宗杲的时代,错误的印证已经很普遍。他批评说:

世间工巧技艺,若无悟处,尚不得其妙,况欲脱生死,而只以口头说静,便要收杀?大似埋头向东走,欲取西边物,转求转远,转急转迟。此辈名为可怜愍者。教中谓之谤大般若、断佛慧命人,千佛出世,不通忏悔。虽是善因,返招恶果。宁以此身碎如微尘,终不以佛法当人情。决要敌生死,须是打破这漆桶始得。切忌被邪师顺摩捋,将冬瓜印子印定,便谓:「我千了百当。」如此之辈,如稻麻竹苇。[10]

例如,有一位无著妙总道人,参访诸方尊宿,都得到印可,偏偏自己总觉得不对,到宗杲这里,才得到真实的证悟:

常州许宅有个无著道人,法名妙总,三十岁便打硬修行,遍见诸方尊宿,皆蒙印可。然渠真实畏生死苦故,要真实理会本命元辰下落去处,特来山中度夏……一日因老僧升座,举药山和尚初参石头……是时升座才再提撕,无著于言下忽然省悟。[11]

宗杲再三强调,一个人所悟的内容,必须可以敌得生死。他说:「平生做许多之乎者也,腊月三十日[12],将那一句敌他生死?须是知得生来死去处分晓始得,若不知即是愚人。」[13]如果禅宗的开悟在解脱道的果位只有初果,是否可以敌得生死呢?

《瑜伽师地论》说:「若预流果及一来果,尔时〔临命终时〕我爱亦复现行。然此预流及一来果,于此我爱,由智慧力数数推求,制而不着。犹壮丈夫与羸劣者共相角力,能制伏之。当知此中道理亦尔。」[14]预流果,即指初果人。一来果,为二果人。这两种人都还没有断贪嗔,所以临命终时,我爱会现行。但是这两种人都已经断三缚结,以这种智慧力的缘故,他们可以制伏我爱,不受我爱的牵制。以这个道理,说初果以上的修行人皆可以敌得生死。

真正的大禅师,是不随便印证别人的。以宗杲为例,他出来住山弘法以后,座下的徒众往往在千人以上。三十几年下来,曾在座下闻法者,估计至少在三万人以上,而经他印证的弟子,不过七、八十人。换算成比率,得到宗杲印证的人不到千分之三,可见其困难。

宗杲被克勤指定为下一代主法和尚时,曾经发誓:「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,终不以佛法当人情。」[15]禅宗的规矩,是只有主法和尚和主法和尚指定的继承人,才能为人印证。所以我们看到,在克勤去世以前,宗杲已经在传授禅法,并且为人印证。但是宗杲的弟子道谦帮助秦国太夫人计法真开悟之后,仍得由宗杲为计法真印证。宗杲所谓的「不以佛法当人情」,意思是说,以不符合事实的印证来当作人情的酬佣,他是绝对不会做的。

以泉南给事江安常(字少明)来说,他在泉南创庵请宗杲住持说法,出钱出力,不少人在那边开悟,偏偏他就是悟不了。要是出钱出力就可以得到特别传授和印证,那就是拿佛法来作人情了,但宗杲并没有这么做。其他如孝宗皇帝、丞相汤思退,宗杲也没有因为他们的身分,就给予特别的待遇。

反过来说,人家悟了,主法和尚却故意否定他、不给予印证,也是不可以的。宗杲说:「若尔实有悟处,师家故言不是,亦招因果不小。」[16]宗杲印证的人当中,有若干人和宗杲的因缘并不深,甚至张九成、黄元绶、郭仲堪等人,在被印证时,和宗杲只是初识而已。 如果说开悟没有客观标准,印证的人偶而放水、作人情,或者故意不给予印证,就不是那么严重的事了。但从宗杲印证的严谨,即知开悟是有客观标准的。


[1] 「昔达磨大师,初来此土,人未之信,故传此衣以为信体,代代相承。法则以心传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自古佛佛惟传本体,师师密付本心。」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卷1 (CBETA, T48, no. 2008, p. 349, a28-b2)

[2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7 (CBETA, T51, no. 2076, p. 254, c20)

[3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7 (CBETA, T51, no. 2076, p. 254, a19-21)

[4] 《传法正宗记》卷7 (CBETA, T51, no. 2078, p. 750, c27)

[5] 《五灯会元目录》卷1 (CBETA, X80, no. 1564, p. 4, b14 // Z 2B:10, p. 458, d7 // R137, p. 916, b7)

[6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8 (CBETA, T51, no. 2076, p. 262, c18-24)

[7] 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卷1 (CBETA, T48, no. 2008, p. 357, b29-c18)

[8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5 (CBETA, T51, no. 2076, p. 235, a14)

[9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27 (CBETA, T51, no. 2076, p. 429, c13)

[10] 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卷30 (CBETA, T47, no. 1998A, p. 941, c7-16)

[11] 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卷22 (CBETA, T47, no. 1998A, p. 904, a4-22)

[12]       腊月三十日为一年的最后一天,禅门中用以指称临终之时。

[13] 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卷17 (CBETA, T47, no. 1998A, p. 885, c25-28)

[14]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1 (CBETA, T30, no. 1579, p. 281, c26-p. 282, a1)

[15] 《大慧普觉禅师年谱》宣和七年条。

[16] 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卷14 (CBETA, T47, no. 1998A, p. 869, b5-6)
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