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讲座总结

2018年6月中旬长沙的讲座,真观讲了很多重要的法,还有一些有趣的见闻,今天借这个机会,跟大家分享。

守护密意

这次有一位破参。另外有一位,已经讲出密意了,但是不完整,我有给他机锋,让他继续参。希望他不要觉得我偏心,因为我帮忙越多,他悟后的功德受用就越差。以前我可能就帮他印证,现在我发现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。已经知道密意的人要非常小心,虽然我没有帮你印证,但是你知道的密意是不能讲的,因为你讲出去,人家听到了,很可能变成早产儿,他承受不了,就会毁谤。我过去有一些道友毁谤第八识菩萨藏,原本认为这个法门非常殊胜,后来有人告诉他密意,他就再也不学了。要是密意被公开,会导致佛法灭亡,没有人能承担得了这种后果。所以要请知道密意的人一定要守护它。

第八识的现观是科学性的,破参的学员都可以证明。即使退转的人也知道这属于科学原理,只是不承认这是禅宗所开悟的那个心。我们这里也有一位退分菩萨,他跟少数几个人讲他认为这个不是,这样算是轻谤。我暂时帮不了他,只能亡羊补牢,更加小心,怕跟你讲太多,反而害了你。

读书作观行

有的学员不爱看书,但喜欢听课。这样的人知道的佛法体系会有些欠缺,因为课堂上讲的是重点,细腻的部分要靠你自己读,才能理解得清楚。有一位学员说真观写的书没什么废话,他试着把重点划下来,后来发现几乎整本书都划了。我写的东西,你最好不要遗漏什么。讲课的时候有人先念书,然后我再讲一遍,有时书里已经有的东西,我就没有再说了,很多地方没办法听一遍就懂,要是你一直没读书,知见就会有缺漏。看书有体悟时,应该停下来好好地想一想。真观的书是要让大家一边读一边作观行,如果你一直都不读书,要证果就比较困难。我推荐的第一本书是《文艺佛心》,第二本是《实证佛教修行方法》。(真观2019-4-7补注,《快来做一个菩萨吧!》是第三本推荐书。)《实证佛教导论》可以等开始参究的时候再读。

亲近善友

《大般涅槃经》说,学习智慧法门必须要靠四法:第一,亲近善友。善友就是善知识。真观是大乘见道位以上的菩萨,是真正的善知识,我可以让你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。这次通过勘验的学员,原来在正觉同修会学习,已知道密意,可以观察到第八识了知七转识的心行,我问他第八识如何了知根身,他回答了一部分,有些还不知道,我给他一个机锋让他整理,他当场就能够现观了。

他可能先前就转依了,但并不是因为我在小参室里跟他讲的那些话,而是读到《实证佛教修行方法‧大乘见道永不退转》。他说那一节对他帮助非常大,因为他早知道密意,但是不知道它能拿来干什么,只是知道一个答案而已。这跟胜义谛和世俗谛有关,也跟一切法真如的义理有关。如果你好好看我的书,经常听课,你会听我不断重述着「一真法界」「一切法真如」的义理。这些道理可以让你在悟前发起修所成慧,悟后一定可以转依。这差别是很大的,破参以后如果一直都不能转依,你只是一个知道密意的凡夫,如果你误以为自己是大乘见道者,就连五住菩萨都不如。那你要这种开悟干什么?

真观自称是一个大乘见道者,虽然如实,却已犯了轻戒,这是非常不得已的事情。我想告诉大家亲近善友的重要性。这位学员一定能够理解,他找到真观前后的差别所在。我解决了他转依的问题,帮他把第八识的功能体性弄得更清楚,不然他可能摸索一辈子都没办法现观这一部分。真观此世看了萧平实老师的书,半年之后自行破参,之后才去正觉同修会上课,学习悟后的增上慧学,不过很多悟后的整理,是自己摸索出来的,如果你仔细对照,就会发现:真观讲了一些平实老师没讲的东西,有时候也更正了平实老师的错误。破参之后能这样的人很少,可能我过去世也有亲近善友的习性。虽然如此,我也要学佛三十年才写得出《实证佛教导论》。一个菩萨不能发愿想要无师自悟,那是缘觉的发心,你千万不要这样。

专心听法、系心思惟、如法修行

第二个重点是专心听法,包括看书。第三个重点是系心思惟,也就是你必须要好好去想,老师这么讲或书上这么写的原因在哪里。如果你能够跟现实作比对,就是第四个重点「如法修行」。这四法任何一法都不能少,但最重要的缘一定是亲近善友。你只要能够亲近善友,他自然会告诉你后面三个。一个真正的善知识,一定会要求你必须实证。

依法不依人,对自己负责

《大般涅槃经》还讲,要证大般涅槃不是靠苦行。这次有位学员是从正觉同修会来的,我讲课的时候,她眼泪几乎都快滚出来了,因为她以前都在修苦行,现在才知道,学法可以这么轻松愉快。我基本上不在戒律方面要求大家。我不骂人,也不扣你帽子。我看正觉同修会,最大的问题都是权威崇拜和阶级分明,最上一级是主法和尚,第二级是亲教师,第三级是执事,第四级是被印证为开悟的菩萨,没开悟就人微言轻。这个道场的学员,大部分都很不开心,这也是一种苦行。修行应该是跟解脱相应,而不是跟烦恼相应。三解脱门是空、无相、无作,修行人应当知道,世俗谛的这些阶级并没有绝对的道理,这样才能够与三解脱门相应,转进到胜义谛。

我看到人家的错误示范,心里下了决心,一定不再犯这种错误。真观不会弄圣,我甚至公开说我还有什么烦恼没有断。真观只是一个小菩萨,我熟悉的就是大乘见道前后的法义。很多人想学百法明门,想要证到初地,我都坦白跟他讲:「我没有能力教你。」

不要因为我这么说,你就看不起真观,觉得「既然你这么差,我去找一个果位很高的人学佛」。你又没有能力验证果位的真假,只好去找宣称果位很高的人。这个时代神棍很多,有的人说他是释迦牟尼佛或者阿弥陀佛转世。讲的果位越高,就越可能是神棍。

我第一个老师卢胜彦自称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,后来我发现他错了很多,为了这件事我写了《真假活佛》。第二个老师萧平实自称是地上菩萨,又说他是大慧宗杲禅师转世。他是几地我根本判别不了,但我发现他说「四大极微是常住法」,又说「二乘法是世俗谛,大乘法是胜义谛」。这是属于核心法义,说错了会导致没办法转依。结果老师竟然在这里讲错了。你说要怎么办?真观一再强调,四依三量是智慧法门最重要的方法原则。只要你能够遵循四依三量,老师讲错一点并不要紧,看他讲对的部分就好。可惜正觉同修会的徒众,大部分不看真观的书,他们认为有毒。他们喜欢依人不依法,不但我没办法,诸佛也拿他们没办法。

你可以去比较一下,大乘见道位的法义,写得最详细、最有体系的白话文著作,就是真观写的。如果你的修证差不多在这附近,我可能是对你最有帮助的。如果你是个小学生,大学毕业的人就绰绰有余,没有必要找博士导师来教你。同样的道理,你如果还没有见道,又何必去找地上菩萨?有些人甚至宣称修证超过释迦牟尼佛,那根本就不是佛教,如果说他真的比释迦牟尼佛高明,还需要自称是佛教吗?

正觉同修会崇拜权威,里面不平等,在那里的学员动不动被举报、扣帽子,有人质疑,就说:「导师是地上菩萨、亲教师是明心的菩萨,你怎么能不接受他们的教导?」这种态度就是依人不依法。学员在里面很不开心,大家拼命去做义工,还要想办法不要被检举,做事要很小心,动不动就要找人忏悔。要知道,大般涅槃不是这样修的,这样是在修苦行,是严重的取相分别,对于大般涅槃的实证一点帮助都没有。

我一直在营造平等论法的气氛,所以不惜跟大家讲我哪个烦恼没有断,让大家不要崇拜真观。大家也不要崇拜已经破参的学员或者曾经讲过法的菩萨法师,这完全没必要,因为一旦这么做就会掉进依人不依法的陷阱。真观不喜欢去指挥大家,大家应该按照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去行菩萨道,你必须对自己负责,而不是对我负责。

有一位学员说,在一次很困惑的时候,梦见本师释迦牟尼佛、文殊师利菩萨、观世音菩萨。(我问他观世音菩萨是现男相还是女相,他说是现男相的。)他远远地跟一佛二菩萨顶礼,仍然听到本师释迦牟尼佛跟他讲:「你是皈依佛,不是皈依某一个人。」我听到这件事感到很欣慰,我一向不认为跟一个老师就要一直跟着他,不能离开他。有些道场主张「一师一道」,就是你一辈子跟着一个老师学习一个法门,这很显然是不如法的。有时这个老师自订规矩,但是佛教的制度里并没有这些。比如,没有经过萧平实老师的授权,就不能在外面说法,一旦出去说法就扣你一个帽子叫「破和合僧」。这跟佛经是违背的,所有的大乘经都告诉我们,要「受持读诵,广为人说」。你要接受萧老师的说法还是要接受佛的教诫?在我看来,答案是很明了的,但是我从来没梦到过本师跟我讲话,听到学员这么讲,我心里就更踏实了。

关于「建立道场」

如果你有一些道友,喜欢修学实证佛教,想要成立共修团体,我们完全没限制。实证佛教研究中心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而已,你不需要经过我的同意。只是你要对本师负责,也要对自己的第八识负责,你现在做的一切善业恶业全部都会被记录下来。办道场弘法的人如果有私心,以后的报应会非常严重。如果你没有私心,见地正确,有菩萨道的精神,你尽量去做。我们大家都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真观跟大家一律平等,所以你要办道场就去办。除非你要请真观去讲课,那个时候才要征询我是否有时间。你要请任何人去说法,有开悟没开悟都不要紧,只要你认为他某一个法说得好,你就可以邀请他。我曾经讲过,最慢65岁一定要专心写作,要写那几本书可能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。所以我希望已经破参的学员能够尽量出来说法,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赖老师。

累积福德

佛菩提道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发菩提心,没有之一。如果你没有菩提心,你有真如三昧、四依三量也都是空谈,因为没有发菩提心就没办法修大乘法。虽然如此,我只会劝大家发菩提心,而不会强迫别人发菩提心。有人跟我说,不想发菩提心,她说:「那个人对我不好,我为什么要度他?他活该下三恶道。」她是一个老师,有人请她去教课,但这个人又找来一些人一起上课,自己跟别人收钱,结果比这个老师赚得多。变成是她出一张嘴巴,那个老师就要出劳力。而且她又会在背后讲老师的坏话,让这个老师非常不高兴。我发现这位朋友有福德不足的问题,这有简易的判断标准(这属于比量,不是现量):第一、你的生活开销会不会很紧张,如果很紧张的话就是福德不足。第二、就是烦恼很重,一直有人在扯你后腿,总是要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待在一块,而且你又没有解脱的功德。

有的菩萨解脱功德非常好,他身边总是有人需要照顾,而且有的很任性,脾气不好,但他可以处理得非常好。碰到这种人我都怀疑是菩萨示现,真的。我常常怀疑很多人都是菩萨示现。这次我又看到一个人在照顾一个身体不方便的人,还要负担他的生活开销,我看到以后很感动。其实谁照顾谁并没有一定,但你被迫跟人家在一块,非常烦恼,自己解脱不了,如果有这种特征,就是福德不足。

福德不足该怎么办?我跟这位朋友讲了几个方法,第一个是遵守戒律。第二个是待人有礼貌,遵守文明规范,比如在室内公共场所不要抽烟,不乱扔垃圾,遵守交通规则,排队守秩序。有的人喜欢把垃圾藏在灌木丛里,卫生纸这种会烂掉的东西还好,但如果你放个塑料袋,可能两三百年后还在那里,人家打扫要花很大力气。尽量不要增加别人的麻烦,要经常考虑到别人的立场。用这种方式去修行,不用花一毛钱,就可以不断累积福德。要是习惯做缺德事,不守文明规范,自私自利,喜欢占人家便宜,你的福德会一直损耗下去,到时候翻不了身,就直接下三恶道去了。

结果这位朋友跟我讲:「她对我不好,我还要对她有礼貌,我受不了。」如果这样就真的没办法。福德跟「心量」有很大的关系,我小的时候母亲常跟我讲:「肚量大,福气才会大。」发普贤行愿可以给人带来不可思议的福德,因为普贤行愿的心量实在太大了,没有边际,也没有止境,这当然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福德。

我年轻时看到普贤行愿,非常感动,马上就对着佛像讲「愿生生世世修习普贤行愿」,连续讲了三遍。有一次,那时我还是真佛宗弟子,现在有人说它是附佛外道,也有人说是邪教,但我那时搞不清楚状况,还好没有学太坏的东西,像双身法这种,也根本轮不到我去修。1995年寒假,我参加「释迦牟尼消业大法」七天的法会,总共有四十八个学员,法会开始时,莲良上师一一介绍学员做什么行业、有什么优点,他介绍我的时候竟然跟大家说:「吕师兄是一位真正发菩提心的修行人,他发的是普贤行愿。」我很惊讶,因为我根本没跟他讲这些。由此知道,这种事情是可以感通的。

如果人家对你好,你才要对人家好,这就是心量狭小的现象,福德必然很小。那要怎样才能把你的福德变得很大?心量要大,就算人家对你不好,你还是要利益人家,包括骂他、惩罚他,以便让他改过迁善,你对每一个人都心存利益之心,福德自然就变大了。心量大,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,变成有大福德的人。我刚才讲的遵守戒律,待人有礼貌,遵守文明规范,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,跟菩提心完全不能比,不是只有次一档,甚至次了百档、千档、万档,一个在天一个在地。《菩萨戒本》讲,你发了菩提心、受菩萨戒,一瞬间诸佛菩萨全部都感通,所有的菩萨把你当成同学,诸佛菩萨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成就你,一切众生也知道你要度化他,因为第八识了众生心行。

课间问答

问:可是那家长很过分,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所需了。

答:菩提心的反面就是吹毛求疵和斤斤计较,这会造成什么现象?因为第八识了众生心行,如果你每天跟别人斤斤计较,你的福德会一直耗损下去。如果你去算计别人或者你心里对别人一直有厌恶感,每天嘀咕着你很讨厌对方,一两天可能看不出来,但是经年累月下来,对方就会感觉到。比方说你在某个地方上班,每天看到老板,你心里就骂他,老板一定会讨厌你,为什么呢?因为第八识了众生心行。如果你总是想怎样利益别人,想办法要帮助别人、原谅别人,心里面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情绪,这样对方也会察觉到,这当然就会改变你的福德。

如果你真的感到影响生活,或是在那里做事很没意义,可以找别的工作。你可以发愿跟佛菩萨求,如果你没办法发普贤行愿,至少要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善愿。比如说:「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,如果找到了,我每个月捐二百元给慈善机构。」这样等于是用将来的善行去跟菩萨求。菩萨看你善根发起,就可能给你安排好一点的工作。用善愿来追求一个适当的工作或是比较称心如意的眷属,这是比较能办到的。如果你发菩提心,那就更厉害了。心量越大,你的福德就越大,这都是相应的。

菩提心是最重要的秘诀,真如三昧也是从菩提心修来的,因为胜义菩提心就是般若波罗蜜,就是第八识,就是胜义谛,这没有什么发不发的。不发取相分别心,假名为发胜义菩提心,都是假名而已,因为你只要取相分别,就离开了胜义菩提心。我常常引用《华严经》:「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。」这是很严重的,一旦忘失菩提心,不管你修什么善业,都是在魔道里修,你修得再好,也还是在魔道里面!忘失都不可以,你还不愿意发菩提心,那你会一直沉溺于苦海,这就没办法了。

菩提愿虽然很惊人,但只要你有智慧,就可以住在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当中去行菩萨道,没那么困难。你一看到普贤行愿:「哦!发了菩提心日子一定变得很难过,每天光是在那边修普贤行愿,累都累死了。」其实行菩萨道没有那么难,你去看《菩萨戒本》就知道,只要有正当理由就不犯菩萨戒,比如说生病、没力气或者有别的事要忙,总之有很多理由可以让你不去帮人家的忙(笑)。简单地说,只是要你尽量做,不会强求你。

问:发菩提心档次高,这还是有相的追求啊,是有目地的,为了得到更好的果位才去发心会不会动机不单纯呢?

答:刚开始的时候,动机不单纯并不碍事,最重要的是他愿意修学大乘法。

问:在世俗谛可以讲发菩提心,在胜义谛又如何发菩提心呢?

答:发菩提心有两种,一种是世俗菩提心,一种是胜义菩提心。等一下我会讲。

问:密意是什么?

答:密意是大乘法的机密,也就是你必须自己把它参出来的东西,不能泄漏,所以我当然也不能讲。

问:末学与某争议法师学法,怎样知道其正邪?

答:要用四依三量来判别,也就是你必须要掌握四依四不依的原则,然后再用三量去核对他所说的法。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佛教徒自创修行法门,实际上却没有经教依据。真观的书是最好的佛学概论,你只要看完《实证佛教导论》,你就可以判别他讲得对还是错。你要是不放心,就把我引用的经教都查出来比对,免得疑心一直断不掉。

问:普贤行愿也是法尔如是吗?

答:普贤行愿具足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,它是从般若波罗蜜而开演出来的菩提心。看你从哪个角度看,如果从般若波罗蜜的角度看,它就是法尔如是。普贤行愿讲「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」,世俗菩提心不可能这样,比如睡眠无梦时;只有第八识会念念相续,无有疲厌地利益众生。所以将随学第八识无有造作地利益众生称为胜义菩提心。如果是世俗菩提心的话,看起来是有造作相的。

问:真如三昧是否还是意识心的境界?在眠熟的状况下是否还能进入这个三昧?真如三昧和首楞严大定是不是一回事?

答:真如三昧是意识心境界,所以在眠熟的时候没办法住在这三昧里面。我讲过:真如是大法,它不是意识心境界,真如三昧则是小法,因为它是靠意识心修出来的,但它是缘着般若波罗蜜或一切法真如的义理而修成的,所以它就是首楞严三昧。《大般涅槃经》讲「首楞严三昧」有好几个别名:金刚三昧、般若波罗蜜、佛性、师子吼三昧。所以我很肯定,真如三昧就是首楞严定。而且经中也讲,菩萨想要看清楚佛性,要修首楞严三昧。真观主张有真如三昧的人可以看佛性,这有经教的依据。

问:世俗谛有相,胜义谛无相,人要活在无相还是有相当中?

答:要于相而离相。世俗谛跟胜义谛同时存在,但我们一定是活在有相当中,如果是无相,连人都没有,就更没有什么活不活的,因为「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……无智亦无得」,整个就是一个空,一真法界,没有这些差别相。所以人一定是活在有相当中,胜义谛就是无人无法,更没有自性(指法的特征,比方说人是法,勇敢、懦弱是自性)。既然没有人,当然也没有什么懦夫、勇士。

问:如来藏不发菩提心,只有意识和意根发菩提心。

答:我在《文艺佛心‧劝发普贤行愿》里讲过,第八识不需要发普贤行愿,但它不曾离开过普贤行愿。其实以胜义谛来讲,如来藏就是菩提心,意识和意根发菩提心只是随顺第八识的体性去修行,假名为「发菩提心」。

刚才说发菩提心档次很高,这是在世俗谛的层面上去讲,让大家不要每天在那边说空,层次非常高,但一到现实上,就想要做一只母狗。这是一个笑话,有一个书呆子死后到了阴间,阎王问他下辈子想当什么,他说要当母狗。阎王很诧异,问他为什么。他说:「临财母狗得,临难母狗免。」阎王听了哈哈大笑,原来他把《礼记》的「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」误会成「临财母狗得,临难母狗免」,所以才想当母狗。「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」意思是说,碰到钱财的时候,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得;碰到有困难任务的时候,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去逃避。这只是世间君子的起码要求,菩萨行愿远远超过这个。

你不要说:「反正众生都是空,我又何必去度他?」如果你这样想,你就是一个假名菩萨,只懂得文字般若,而不懂得真空妙有。一个真正的菩萨要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,世俗菩提心的内容包括乐集一切善法和愿拔一切众生苦。你要是没有世俗菩提心,跟人家讲空,就变成偏颇的空。般若波罗蜜一定是中道,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,所以不要站在胜义谛的角度去否定世俗谛菩提心,不然你的见地一定有问题。一个真正的菩萨一定乐于修集福德。

问:般若是否可以认作是真如的相?

答:人家都已经告诉你是无相了,你干嘛一定要说什么「真如的相」?这些都是假名,般若波罗蜜、真如,这些都是离开相、名、分别的,所以你不要玩文字游戏,在文字上纠缠一点用都没有,一定要缘着一切法真如的义理,灭除掉相、名、分别,不然就老是在语言文字上打转。

发菩提心会立即增长你的福德,是「立即」,绝对不是一般性的。你可以去看〈普贤行愿品〉。真观曾劝大家发普贤行愿,现在再加上一点,希望你的身口意行要尽量按照《菩萨戒品》去做。

问:菩提和菩提心是不是同一回事?菩提是常住法?

答:有时候说菩提,有时候说菩提心。胜义菩提心是常住法,世俗菩提心则是生灭法。那发菩提心呢,是发什么心?发菩提心一定是发世俗菩提心,所以刚才有人说:以胜义谛来讲没办法发菩提心,但可以方便地说转依真如是胜义菩提心,最重要的是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不是在玩语言文字的游戏。

往生极乐最便捷的方法

你发了菩提心以后,每一世都会不断增上。如果你觉得这个娑婆世界很糟糕,要维持生活,还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,想要往生极乐世界。佛经讲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所以如果你只想念佛,不想修集福德,要去极乐世界,人家还不能保证你能去得了咧。怎么办?对我来讲很简单,发普贤行愿。发普贤行愿等于进入极乐世界保证班,〈普贤行愿品〉讲:「是人临命终时……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到已即见阿弥陀佛、文殊师利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弥勒菩萨等,此诸菩萨色相端严,功德具足,所共围绕。」所以你想想看,有哪一件事情比这更便宜的?还有你发了普贤行愿之后,十方菩萨都跟你做同学。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点,佛弟子在现世当中最大的报尝是什么?就是跟善男子善女人为伍。像这次在长沙聚会,大家都非常愉快,我看很多人都加了微信好友,想要以后继续联络。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你可以感受到对方是善良的人,是菩提道友,可以互相支援、讨论法义。

乐集一切善法

刚才讲,世俗菩提心要乐集一切善法,乐集一切善法不是空话,要切实地去做。如果你不知道怎样集一切善法,就照《菩萨戒本》去做,「实证佛教研究中心」的公众号一直在发这个,到时候会集结成单行本《快来做一个菩萨吧》。作为一个菩萨是要在行为上显示出来的,不信佛的人看到《菩萨戒本》一定会很开心,他发现有这么多的佛教徒发了菩提心在做这些事情,他会很感动。(有的宗教经典就不能给异教徒看,因为他们的经典鼓励信徒杀害、绑架、抢劫、奴役异教徒。那种东西看起来感觉就完全不一样。)我们要一直不断地利乐众生,不能只发一个空愿,说什么度一切有情等等,那都是空话。人间有很多不信佛的善人,照顾别人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。我们要多跟他们学习,不然就不要说自己在修菩萨道。

胜义菩提心

胜义菩提心就是一真法界,这是不可言传的,也没办法发起。但是有趋近于胜义菩提心的方法,也假名为胜义菩提心,就是如理正念真如法。第八识能生万法,所以第八识也就能摄一切法,一切法等同是第八识。这样就「唯是一心」,能取、所取全部都打成一片的一真法界。这也可以用「不是句」来解说,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,若离业力与妄想,它们什么都不是。在一个菩萨的心目中根本没有一切法,也没有一切的众生,当然也没有度众生这件事。

可是为什么还是要去度众生?这有两个原因,第一这是他的习惯。在我们还不知道众生界空的时候就已经持续行菩萨道,后来发现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,都是空,菩萨道到底算什么呢?就好像你以前在梦中度众生,现在你知道是梦,但是无法离开梦境,你要在梦中干什么?你会在梦中继续修集善法、拔众生苦,因为你早就晓得这么做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。比方说,我人缘一向都满好的,有人看我的手相,说:「你的贵人线特别长,人家都会帮你忙。」我心里想的都是怎样提升大家的智慧和解脱功德,很少替自己打算,这是我的习惯。当我知道一切都是空,又有什么关系?我更可以一直做下去了,反正就当成是在游戏。

第二,在般若空义的浸泡之下,你对别人的痛苦渐渐能够感同深受,这也会让你发起大悲心,持续修习世俗菩提心。

已经破参的人要是还有「母狗」的心态,要赶快补修世俗菩提心。如果不这样,你会欠缺福德,还是要吃不少苦。如果你破参以后,只会空谈般若,德行却一直上不去,这是个大问题。如果你对于「空」有真正的领悟,你应该可以经常恒顺众生。不能恒顺众生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五蕴身当成真实,至少是觉得真实,所以被一些自私自利的想法给障碍住了,如果你是一个见地很纯正的人,这些比较不是问题。

发起真如三昧的方法

发起真如三昧有两个方法,第一个方法是浸泡,不断地阅读和思惟了义经,看不懂了义经就看菩萨法师的解释。

萧平实老师讲「大乘法是胜义谛,小乘法是世俗谛」,所以他的学生就以为自己早就懂得胜义谛,实际上却离不开世俗谛的相、名、分别。弘法的人宣称自己证了什么果位都没有用,你必须亲自去检查他讲的东西是不是可以让你转依在胜义谛上面。这一次我印证的学员提到这一点,很多被萧老师印证的人,心里有数「只是知道答案而已」,根本没有发起般若慧和解脱功德。当中有少数人自己能够转依,他们绝对是前世有修的,不然那个定义就会让他没办法转依。萧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不知道,我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能再崇拜权威了。总之,要依法不依人,全部都要以三量为准,违背三量的东西不能接受,不管对方是谁都一样,就算他现身成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样子,你也不能接受。如果你有这个气魄,你才有能耐做到依法不依人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、依智不依识。

这要有智慧,也要有气魄才做得到,如果你没有这个条件,一定要熏习、浸泡。我建议大家读《文艺佛心》和《不可思议解脱法门》。《不可思议解脱法门》是真观解释《维摩诘经》集成的电子书,这两本书在桑葚子那里都可以请得到电脑档案,还没有发起真如三昧的人可以反复地读这两本书。

还有一种浸泡方法是看电影,我推荐的电影是《黑客帝国》《盗梦空间》和美剧《西部世界》。去感受一下,这个世界就是如梦如幻,感受第八识能生万法。《黑客帝国》中有个东西叫「母体」,母体可以出生万法。第八识跟这个很接近。你可以想象,第八识出生万法,我们到这个世界里面是什么样的滋味?全部都是假的,大家在里面就是在玩一个游戏。你在看电影当中去体会这个,然后经常思惟你的总持门。(我推荐的总持门是「不是句」:一切有为法皆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,若离业力与妄想,它们什么都不是。)

这次我还讲了一个方法就是唱歌,把可以让你转依的法义放到梵呗的调子里去唱。我曾经唱一个调子唱了五六年:「诸法如幻化,斯由分别起,是中无所有,一切法皆空。」我把它简称为〈幻化偈〉,这个偈子跟「不是句」的意思完全一样。(真观唱〈幻化偈〉。)这个调子你应该听过,很多五个字的偈颂都这么唱。在我破参前后,每次遇到什么烦恼,觉得自己落入相、名、分别,我就唱这个偈子。

检查渗漏

接下来另一件事情是检查渗漏,要检查自己有没有重大的取相分别。注意一下,是重大的取相分别,而不是轻微的取相分别。如果有时候觉得好像有五蕴身真实存在,这不会影响。或者有时你有贪、有嗔,甚至贪嗔很重,都不会影响真如三昧。什么会影响?重大的取相分别。会让你造作个不停的东西就是重大的取相分别。比方说这次有一位,我就不讲他的名字了,但是在场的人会知道,大家不要拿这件事来嘲笑人,要感谢他替我们提供这个例子。我刚讲完真如三昧的时候,他突然间冒出一句:「老师可不可以教我们怎样修习禅定?」我跟他说:「你又来了!」我再三告诉大家要离开相、名、分别,一切的有为法统统都是依于业力和妄想而有。有为法包括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。如果他知道有为法的范围到哪里,又能够整个浸泡进去,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来。所以这就是他的重大渗漏。

那时候我讲,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是色界有,空无边处定、识无边处定、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色界有,如果你把色界有跟无色界有当成真实,你也是落入取相分别。因为一旦认为这是真实有,就会起造作之念,想去做禅定的修证。每天至少要打坐两个小时,还要想办法降伏五盖。这样就是共外道的修行方法,那你就别指望能够发起真如三昧了,因为你就是在主修不了义法,所以这要当成重大渗漏来处理。

还有,有些人想断掉自己的欲界爱,道理是一样的,只要花很多时间追求三界有法,都是重大渗漏,因为你已经现起造作相,而且这个造作相还不轻。这样去判断就够了。一个人虽然贪心很重,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,问题就解决了,所以这不是重大烦恼。她不爱我,我还拼命地追求她,就是把这个美女或帅哥当成真实有,从行为就可以判断是重大还是轻微。会花很多时间去追求,就是重大渗漏,花一点点时间去追求,那还可以接受,因为生活上你总是要去追求这些事,花合理的时间,比如说你要去工作赚钱才能生活,不得不做,这不算重大渗漏。我们要求的是不要有重大渗漏,你必须把它检查出来。

这次有位学员讲,他有段时间在修取相忏,修到身体变差,正在犹豫要不要再修下去时,梦见世尊跟他讲:「你这孩子!都已经开悟了为什么还用这种方式修行?」(我问他:「世尊是跟你讲普通话还是家乡话?」他说世尊是跟他讲家乡话。我听了满感动的,因为经典里就是这样讲的,佛会用你最亲切的语言跟你说话。)这也印证了真观一向的主张,懂得了义法的人不要修取相忏。

课后问答

问:所有的识都是依根而起,也依根而住吗?

答:只有前六识是依根而起,也依根而住。第七识是意根,依于第八识而剎那剎那地生起和运作。第八识在三界中,则缘于名色而运作。第八识在无余涅槃位,则是独自存在。

问:修行真如三昧的过程中是否有记忆力减退,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减弱的情况出现?或者说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应伶俐了?

答:也许初期会这样吧!因为你是在修定,修定的人对外界的反应比较没那么敏感。如果以前有人骂你,你会受不了,现在你会觉得外面有一个防护罩,替你把这些东西挡掉了,那是烦恼减轻的现象。到了后期就不是这样了,真如三昧修得好,观察能力也会变好,但有些东西你不想观察,就会当作没看见或没听到,这样说是反应迟钝也可以。很多东西是戏论,你去反应那些东西干什么?反应得越伶俐,就表示你烦恼越重。

问: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无挂碍吗?可那时被诊断为抑郁症,生活工作一团糟。

答:你先不要把自己的状况跟了义法的东西扯到一块,因为你对了义法还有误会。建议你暂时不要修了义法,而用世间的方法去对治,比方说心理学、人本主义,或者是儒家的东西都还不错。你先好好地改正自己,为众生服务,你的问题才能够解决。

问:对世俗的一切牵挂都是渗漏,对吗?

答:没错,因为你一定是有比较大的相、名、分别,才会牵挂。有事情去处理就好,不用牵挂。

问:我说法的时候,心里放不下,太执着,怕我损坏了佛法,让别人小看佛法。

答: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犯错,我们必须容许自己犯错,也要容许别人犯错。我们在讨论法义的时候特别强调四依三量,你可以告诉别人「如果我讲错,你可以不要理会」,如果你先声明这一点,不是故意的错说佛法是可以接受的。

问: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佛系青年? 答:「佛系」只是一种攀附佛教的人生观,跟佛教没有直接的关系。
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

發表迴響

Blog at WordPress.com.

%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