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我想要明心見性,應該怎麼修?
答:您應該依循聞、思、修、證的次第,將來一定可以明心見性。一般人學佛都停留在聞思慧,無法進入修證。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修習真如三昧,所以沒有辦法發起修所成慧,更沒有辦法大乘見道。修習真如三昧的知見和方法,請參閱真觀講述的〈心經所說的解脫與成佛方法〉和〈大乘起信論導讀〉。 問:除了〈心經所說的解脫與成佛方法〉和〈大乘起信論導讀〉之外,修習真如三昧有沒有什麼口訣?
問:可是,我還是著相,經常在取相分別,這樣還可以修真如三昧嗎?
答:只要聞思成熟,相信《大乘起信論》「一切諸法,從本已來,性涅槃故」,便可以修習真如三昧。其實「取相分別」也是諸法當中的一法,它也是「諸法空相」,當您察覺自己正在取相分別時,只要立刻思維「諸法空相」,便不會造成真正的障礙。要是您認為取相分別很糟糕,便應了先前講的「你認為哪裡不空,那裡便是滲漏處」。
問:既然「一切諸法,從本已來,性涅槃故」,做壞事應該沒有關係?
答:勝義諦和世俗諦互不妨害,做壞事不會破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,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不會妨害果報的現起。所以,做壞事還是會有惡果,不是沒有關係。
再者,若您真的信解「諸法空相」的義理,三界萬法都是平等,沒有法相可得,既然如此,又何必起貪瞋去做壞事呢?所以會起貪瞋,便是執著法相實有。做了壞事,才用勝義諦來安慰自己,這叫惡取空相。真正解脫的人,心中並無持戒與犯戒的法相,他所以不做壞事,只是隨順世俗而已──自己雖然不在意,但是別人在意,所以隨順世俗而為。
問:如果不修習真如三昧,便沒有辦法開悟嗎?
答:不修習真如三昧,還是可能開悟(了解第八識的具體作用),但是開悟之後,如果沒有善知識攝受,自己又沒有深入經教,往往不能轉依於第八識的真如性,所以這樣的悟,沒有辦法發起般若慧,不具足大乘見道的功德。修習真如三昧已發起修所成慧的人,因為在悟前已經能夠安住於相似的勝義諦中,所以一旦開悟,便可以立刻轉依於第八識的真如性,具足大乘見道的功德。這是二者之間的差別。
再者,覓道(禪宗稱為參禪)的過程,有時候需要好幾年,甚至數十年。疑情發起之後,如鯁在喉,吞不下、吐不出,如果沒有修所成慧,往往無法忍受這種煎熬。所以,最好還是先發起修所成慧,再來參禪,才符合修證的次第。
問:疑情一旦發起,便不會丟失,這也是定慧等持,為什麼不能拿來參禪? 答:不錯!疑情是定慧等持,所以也是一種三昧,但不一定是真如三昧,這要看參究的人是否懂得真如的理趣。因為疑情是針對第八識的了別性與集起性而生起的,這兩種心有生有滅,仍是妄心。如果不懂得「開悟」「凡夫」「見道者」「菩薩」等法相,也是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」,便會著在法相上面,產生焦慮的心情,這樣雖然也能開悟,卻冤枉受了許多苦。而且,開悟之後仍然要學習真如的理趣,才能夠具足大乘見道的功德。既然這樣,為什麼不在參禪之前先修學真如三昧呢?
贊助實證佛教研究中心
說明:綠界轉帳適用於信用卡、台灣超商條碼、代碼。